这种格格不入,这就相当于你把一个立方体装进一个圆形的洞里,能够顺利装进去的条件有两个,要么是你解掉自己的棱角,要么这是个圆足够大,能够包容你的棱角。
家庭是幸福的源泉,这一点没有错,家是我们奋斗的大本营,儒家说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里家比平天下还重要。
这种格格不入往往都发生在孩子的青春期阶段,那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用自己尚未成熟的理解力来观察世界,从而得到了一套错误的价值观,并且用这种错误的价值观,指导了错误的行为,所以才会发现周围的人不理解,跟自己不是一路人,就此格格不入产生了。
针对这样的特点,我认为加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不要拿着任性当个性,父母就
算有不对的地方,但是他们辛辛苦苦的工作把我们拉扯大,这都不容易,是我们这辈子都无以回报的恩情,请不要与他们对着干,就算你觉得格格不入,也用理性来与之沟通。
把你的心敞开,不要做一个装在瓶子里的人,故意把这种距离感扩大化,和朋友和亲人筑起了一段我看不见的高墙,等于是自己把自己孤立了。
与亲人之间多互动,通过一些具体的事情,加强内心的亲情体验,就不会有这种隔阂感。
当亲子关系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一些小小的矛盾,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和父母观点不同的时候先别急着自闭,也许父母说的是对的,毕竟他们的人生阅历放在那,他们的人生经验是用时间和付出换来的,比你的认知可靠性更高。
我觉得可能不仅仅是因为青春期,或许是两代人之间观念意识上的差距。
每代人有每代人对事物的不同理解,也就是代沟,可能你觉得很平常而可为的事,在长辈眼里就不可思议。
或许是你觉得这个玩笑无伤大雅,父母就认为应该是严令禁止的。其实很正常,哪怕是一个词,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你觉得受到伤害的话,不如跟父母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做。如果父母真的觉得不能接受的话,不如用他们可以理解的方式去表达。
另一方面,也听听父母是怎么说的,或许这个玩笑真的有一些不妥。沟通固然重要,倾听也很重要。
这个问题大部分都是青春期的青少年容易遇到的问题,这个问题想要解决还是要和家人多去沟通交流一下,然后听一听他们的想法,在想想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有点幼稚,这时候就不能固执己见总感觉自己的看法是最对的,你这时候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正处于这个时期不能太固执,多去听一听他们的想法,毕竟他们也是从这个时期走过来的,然后还是要克制一下自己的这个时期的性格,尽量不要和家人总发生冲突,这样慢慢的与家庭格格不入的状态才会有所转变。
青春期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这个时期会很叛逆,在行为上尤其突出,有时候一些行为会让父母看不惯,或者自己也不认同父母的观点,就会觉的跟家庭格格不入。其实也不用想那么多,这都是很正常的,经常跟父母沟通,交交心,让他们知道你的内心想法,等过了这个时期就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