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癌变时候端粒酶的作用 细胞本身就含有端粒酶,端粒酶的作用是延长细胞的分裂次数(延长端粒)

2025-05-08 09:38:3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基本上就是这样子
首先细胞分裂一次其端粒的DNA丢失约30~200bp(碱基对)
分情况(就是端粒酶的活性)
端粒的复制不能由通常的DNA聚合酶催化合成,而是由一种特殊的逆转录酶
这种酶由RNA为模板合成的DNA聚合酶,就是端粒酶
端粒酶在各种细胞中的活性都是不同的,可认为无活性、中活性、高活性
1、端粒酶无活性的细胞发生分裂后,染色体两端的端粒就会被缩短,但由于端粒酶无活性,所以不能反向延伸端粒,所以这些细胞的寿命一般较短
2、中活性的,就像你说的那样
3、高活性,就像癌细胞,它端粒酶的活性很强,所以催化合成端粒的速率就很大。

端粒酶只对生殖细胞和部分体细胞起作用,正常人体细胞中检测不到端粒酶活性。一些良性病变细胞,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中也测不到端粒酶活性。但在生殖细胞、睾丸 端粒的位置、卵巢、胎盘及胎儿细胞中此酶为阳性。令人注目的发现是,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活性的端粒酶

回答2:

DNA在复制的时候,其末端会在复制末期的时候丢失一部分的核苷酸,而端粒酶的作用是在DNA复制到末端时加上一段保守的重复序列,保证DNA完整性。我们人体中,绝大多数的细胞中端粒酶基因是失活的,不会表达。但是我们的基因在初始的时候,会有一段比较长的重复序列起到保护作用,不会立刻造成DNA损伤。
1.据现在的研究发现,端粒酶跟细胞寿命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有很多例证,例如:癌细胞的不衰老的特性,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早衰现象。但是如果说端粒酶是细胞寿命的决定因素是不对的,因为还有很多的因素决定细胞的衰老,例如现在比较流行的氧自由基学说,就认为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对细胞的衰老有极明显的正相关性,同时也有实验证实。
总的来说,端粒酶对细胞的寿命有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
2。端粒酶基因在体内绝大多数的细胞中是没有活性的,也就是说,基因中有能翻译出端粒酶的基因,但不会表达。而癌细胞的“不死”特性正是因为端粒酶基因重新复活而造成的。而你所问的:“它能不能在人体内自己找到体内所需的位置?”实在是无法回答。

回答3:

其实也差不多,不过更极端。正常进行分裂的细胞端粒酶是没有活性的,也就是说一旦细胞完成分裂,端粒只能不断缩短,而癌细胞则不然,由于端粒酶的存在,其端粒可以不断修补。
不过端粒也只是一种学说,究竟端粒是无限分裂的因还是仅仅是一种表现,还不是很清楚。

回答4:

你的思路很好,就是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