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是典型的感性负载,它在运行的时候,电流与电压相位相差很多,所以功率因素较低(约0.7)。而对电动机输出有用的功率则是电压与电流的乘积还要乘以功率因素,现在用户的电表纪录的也是这部分的有用功率。对于普通的用电设备,一般整体也是呈感性状态,所以功率因素都低。显然对于供电厂来说,输电设备输送了同样大的电流与电压,消耗了同样的输电线,希望功率因素越大越好,所以在用户端如果能够并上适当大的电容,就可以使功率因素升高,提高输电设备与输电线的工作效率。如果在供电端并上电容,则只能提高输电变压器等的效率,对输电线的效率则无法提高。
1》一台电动机消耗的有功电能是与电机承载率有关的,即满载时消耗的有功电能接近或等于额定功率,空载运行时消耗的有功电能甚微。
2》消耗的有功电能要附电费,消耗的无功电能是不收费的,但消耗的无功电能过大而不采取电容补偿,则通过线路电流增大,线损耗也就增大,损失是供电部门,所以,规定功率因数标准为0.9(个别地区为0.85),低于标准则罚款。
3》在电网里并接电容器,电容器就能释放出无功电流,该电流就以供电动机消耗,从而减小或免却电网输送的这部分电流。
4》电动机所需要的无功电流也不小的,约为电机(轻载时)总电流的40%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