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要想读好诗,就得真正理解这首诗以及徐志摩本人,特别是他创作这首诗时的心情。徐志摩早期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影响,但看到中国现实的黑暗,在当时的现实,是不能实现他的民主思想的,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矛盾的心情下做的,这首体现的是浓浓的个人情绪,理想没有现实的土壤来根植,作者只能“假若我是一朵雪花”,这个“假若”定下了这首诗的基调,所以本诗虽然清丽、温柔,但也有着化不开的愁绪。“雪花”是作者的灵魂,只有作为雪花,离开现实,在中空“飞扬”,这“飞扬”里有坚定也有迷茫,我觉得读的时候应该一声比一声高,缓慢,第三段的“飞扬”更应柔和一些。“消溶”应该一声比一声轻柔,缓慢。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这个我也朗诵过~~~
那个“飞扬 飞扬 飞扬”要先把自己带入情境,想象一下,要一声比一声要高亢,最后那个“飞扬”托音长些。。。还有那个“消融~~~”第一个亢奋点,第二个要跟第一个形成反差(温柔些),第三个也要托音长些,也要温柔些 给人一种余味~~~
想想那个情景。
适当的配着富有诗意的音乐。
会让你找到感觉的!~~
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