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的土地资源

2025-05-09 03:20:4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咸安区国土面积1503.76平方公里,占全省比重0.82%。其中:耕地面积372.7248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4.79%,园地面积35.93627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2.39%;林地面积592.8632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9.43%;牧地面积0.1566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0.01%;其他农用地面积127.2533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8.46%;建设用地99.29067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6.6%;未利用地面积275.5327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8.32%。
全区土地总面积1503.76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1128.934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5.07%。农用地中:耕地372.7248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4.79%,耕地中水田276.5813平方公里,早地80.96平方公里,水田主要分布在淦河两岸的平畈及西北部平原地区,早地则遍及全区各个村组;园地35.93627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39%,其中果园6.5121平方公里,桑园0.191平方公里,茶园13.2334平方公里,以苎麻为主的其他园地16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丘陵的坡积裙和岗岭上。林地592.8632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9.43%;牧地0.1566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01%,主要分布在双溪和向阳湖奶牛场。其他用地面积127.2533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8.46%,其中畜禽饲养0.4701平方公里,农村道路7.512867平方公里,坑塘水面29.18473平方公里,养殖水面32.61747平方公里,农田水利用地15.86平方公里,田坎41.61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99.291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6%。其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77.261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5.14%;城市用地18.5平方公里,建制镇用地3.974平方公里,农村居民点用地46.68平方公里,独立工矿与特殊用地8.1126平方公里。交通用地8.98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0.5973%。其中铁路0.91平方公里,公路8.07平方公里。水利设施用地13.05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87%,水库水面11.45平方公里,水工建筑物1.603平方公里。未利用地275.5327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8.32%。其中未利用土地200.297平方公里;其他未利用地75.24平方公里,包括河流水面10.64平方公里,湖泊水面49.63平方公里,苇地0.02平方公里,滩涂14.95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资源结构多宜。咸安区为咸宁市政府所在地,是鄂东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十分便利。在区域地理位置上,正处在中南经济协作区的中段位置,而且还介于华东经济协作区和西南协作区的一个“小窗口”,属武汉大经济圈,更是大武汉的卫星城市,处于“一十字交叉,双向对流”的优越地理位置上,既有利于四方物流,信息通达和全方位的商品辐射,也有利于搞好区域综合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全区地型复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土地类型构成多样,低山丘陵兼有,湖泊平原并存,土地资源的多宜性较为突出,土地利用类型多种多样。按土地结构分,可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三大类,按土地利用特点和经营方式可分为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早地、菜地;果园、桑园、茶园、橡胶园、其它园地;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天然草地、人工草地、改良草地;畜禽饲养地、设施农业用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养殖水面、农田水利用地、田 坎、晒谷场等用地;城市建制镇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独立工矿用地、特殊用地;铁路、公路、水库水面、水工建筑用地;荒草地、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苇地、滩涂等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该区全面发展农林牧渔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区域差异较大。全区属鄂东南低山丘陵区,地形高低相差较大,地貌形态多样,其构成大体分为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四种类型,以丘陵占大多数。因此,反映到土地利用上,则呈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东南低山地区海拔高度多为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在50一200米之间,坡度为25度左右,总面积320.173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21.3%,山地面积大,草场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用材林和畜牧业生产;西南高丘地区海拔多在200一400米,相对高度50-150米,坡度23度左右,面积329.4039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21.91%,坡脚为早地,洼池为水田,农林牧兼有,具有发展林特果业的资源优势:东北丘岗地区海拔一般在30-80米之间,岗顶较平,岗坡较缓,坡度小于5度,面积293.3117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的19.51%,耕地多,且质量好,具有发展粮油生产的优势:西北平原地区海拔在30米以下,地势平坦,坡度小平3度,面积293.3801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9.5%,湖泊港河多,河网密度大,土层厚、肥力高,是我区的鱼米之乡:中部丘陵地区海拔30-100米,面积266.6397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7.74%,坡度较缓,水文发达,有利于种植业和特色产品的发展。
人均资源贫乏,后备资源短缺。全区土地总面积为1503.7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0.8%,人均占有土地面积0.0027平方公里,不到全国人均占有量(0.00741平方公里)的三分之一,人均土地资源贫乏,从人口密度看,全世界34人/平方公里,全国为104人/平方公里,全省为292人/平方公里,全区为372人/平方公里,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9倍,是全国的3倍。
在土地总面积中绝大部分是丘陵岗地,约占76.9%。山地多平地少,利用现状呈现“五山一水三分地,建设用地占一点”的比例格局,耕地面积372.7248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4.79%;人均只有0.00067平方公里(1亩),略高于全省平均(0.826亩)水平,不到世界人均耕地(3.54亩)的三分之一。突出的问题是耕地后备资源稀缺,目前宜农荒地162.07平方公里,开发的余地很小,而现有的耕地中仍有3.47平方公里不宜再两种植农作物。应逐步退耕还林、还渔。农业结构调整和非农业建设的占用,使耕地数量逐年减少,并且大部分耕地土壤肥力水平低,单位产量不高,宜于种植双季稻的面积约133.3平方公里,不足耕地面积的二分之一。
土地利用率不高,生产潜力较大。土地利用率不高,全区土地总面积为1503.76平方公里,现已利用1227.28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81.61%,比全省要低5个百分点,除去难以利用的83.31平方公里,仍有总面积的12.85%的土地可以利用而没有利用,而在已利用的土地中有的遭到破坏,有些闲置,内部利用率较低,农作物复种指数为188.64%,低于全省水平。土地生产力低,全区的土地生产力水平较低,2005年人口密度为372人/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0.0027平方公里(4.03亩)。人均产值4909元,每平方公里的产值为149.69万元,均比全省平均水平低。农业总产值为52259万元(可比价),农业人口为417013人,每个农业人口产值为1645.69元,每个农业劳动力产值为4537元。耕地平均粮食单产4980公斤/公顷,产值13222元/公顷,均低于全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