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正常牙齿的牙根完全埋在牙槽骨中,因此非常坚固。但牙齿也不是像木板上的钉子那样一点也不能动。其实,牙齿是“悬挂”在牙槽骨中的,这个悬挂系统就是牙周膜。牙周膜的弹性和韧性使得牙齿在行使功能时有一定的松动性,以免受到伤害。这种现象称为牙齿的生理性动度。
矫正时,牙齿受力发生移动的过程中会有一点轻微的松动,但是矫治完成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持,牙齿周围的牙槽骨经过改建,牙齿会重新变的和以前一样稳固。所以老了会不会掉牙的担心就根本没有必要了。
牙齿矫正完成后不一定会松动,因为牙齿矫正的过程是牙齿移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其牙周组织、牙槽骨需要进行改建,压力侧的牙槽骨会吸收,张力侧的牙槽骨会有新的骨形成。 在牙齿矫正完成后,一般在三个月到半年,暂时的轻微松动度情况则会改善
虽然做牙齿矫正的朋友越来越普遍,但是仍有部分市民对牙齿矫正存在众多疑问,其中有人反映,做牙齿矫正等于把牙齿弄松动,这种说法正确吗?
据牙科的医生表示,牙齿矫正后会变松这句话不正确,应该说不正规的牙齿矫正会使牙齿变松,而经过正确设计和矫正后的牙齿是不会变松的。
我们先从牙齿和牙槽骨的结构特点来了解一下牙齿矫正的过程。
1、牙齿和牙槽骨的结构
牙齿分牙冠和牙根两部分,牙根埋于牙槽骨中,就像大树埋入地下的牙根一样,如果发生水土流失(类比于口腔的牙槽骨吸收),大树就会摇摇欲坠(牙齿变松)。
2、牙槽骨吸收的原因
牙槽骨吸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牙刷不干净导致牙结石形成,刺激牙龈形成牙周炎症;二是过大的外力刺激,包括过大的咬合力和侧向力。
换句话,如果牙齿清洁干净,并且避免过大的矫治力,牙槽骨就不会吸收,而这两点都是可以做到的,这也是牙齿矫正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
避免牙齿出现不良症状 矫牙要谨遵医嘱
我们在矫正过程中,医生会不厌其烦的提醒患者仔细刷牙,若炎症控制不利还有可能提前终止治疗,就是为了防止牙周炎症导致牙槽骨吸收。
另外,拥挤不堪的牙齿常常难以清洁,在矫正前即已形成牙周炎症,待矫正结束后,牙齿变得整齐并易于清洁,反而有助于牙周炎症的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在牙齿矫正途中,牙齿有轻微的松动,这是正常的,矫正完成后牙槽骨会自行修复,恢复原有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