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1、阿那曲唑和来曲唑都是属于内分泌治疗药物,都属于强效非甾体芳香化酶抑制剂,其在人体内的作用机理是一样的,可抑制绝经期后患者肾上腺中生成的雄烯二酮转化为雌酮,从而明显地降低血浆雌激素水平,产生抑制乳腺肿瘤生长的作用。另外,外周水肿是来曲唑常见的不良反应,估计医生给病人换阿那曲唑的主要原因是想缓解病人水肿的症状。按照临床用药,来曲唑治疗对雌酮、雌二醇的抑制作用明显好于阿那曲唑治疗。
2、根据病人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er+ pr- cber2 -,病人属于接近三阴性乳腺癌。病人术后需要接受至少5年以上的内分泌治疗。由于病人cber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不适合使用分子靶向药——赫赛汀治疗。另外根据病人的病理结果,临床分期属于中期乳腺癌,有发生淋巴结转移,因此术后主要的治疗方式是化疗。预后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建议注意做好巩固治疗。
肿瘤康复指导门诊提示您
分析:一般乳腺癌术后ER,PR阳性患者要求口服内分泌治疗3-5年,来曲唑和阿拉曲唑都是非甾体类的芳香化酶抑制剂,2者都可以用于绝经后的内分泌治疗,2者效果区别不大,都可以选择。
您母亲的情况属于一般,没有什么特别的危险因素,嘱咐您注意以下几点:
1、乳腺癌治愈率很高,尤其是绝经后,所以不要过分担心,但是一定要坚持西医规律治疗。
2、尽量口服中药协同治疗,中药主要用于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消除不良症状,不要过分使用攻伐类的中药,由此达到中西医结合治理,西药抗邪、中医扶正!
3、加强心理治疗,保持患者心情舒畅调达!
如果您是患者女儿,建议您加强体检力度,同样保持愉快心情!!
1. 这两个药的作用机理很相似,但一般临床上如果没有具体理由不会换药。不知医生换药的理由是什么,因为“发肿”(你指的是外周水肿)吗?如果是这样,要看严重程度和对病人的影响决定是否换药,水肿是阿那曲唑常见的副作用,如果比较严重可以考虑换药。(不过来曲唑也有相似的副作用)。
2.临床上称为IIA期,为早期,积极治疗有治愈可能
祝好!
您好,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以及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主要症状表现为:乳腺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乳头改变、皮肤改变、腋窝淋巴结肿大。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有手术、化疗、放疗等,若是在早期接受合理治疗,是可以得到控制的,在晚期则治疗的意义不大,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会诊下进行治疗处理,尽早治疗。
病情分析:乳腺癌病人一般治疗效果好,存活机率高,如保持心态平和,治疗及时得当,病情可以控制。
意见建议: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后,可做化疗和肺部放疗。同时根据病检肿瘤类型服用抗癌药物,吃来曲唑一般是用来预防术后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