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简介

西宁的李扬简介
2025-05-10 02:11:1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2005年十大金融人物-李扬

李扬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

★ 当选理由:

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他的声音一直响在金融研究的最前沿。2005年9月1日,在北京国际金融发展论坛上李扬提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已逐渐成为当前重要课题,而金融生态的九大构成要素经济基础、企业竞争力、金融发展、司法公正、社会诚信文化、社会保障制度、中介服务体系、地方政府诚信和金融部门独立性,是决定一个城市能否成为金融中心的重要决定性因素。这一论题的提出引起了金融界的高度关注。

随后由中国社科院与央行共同打造的《2005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于2005年11月5日正式在京发布。学术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金融生态环境”这个词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提出为世界金融学术界翻开了一页崭新的篇章。

★ 风采阐述: 李扬:关注金融生态环境的金融专家

李扬,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他的声音一直响在金融研究的最前沿。从详解人民币是否应加息到呼吁抵押贷款证券化相关政策的出台,从推测“中国不会全面通胀”到高呼“改革资本市场破解银行不良资产怪圈”,从主张“人民币汇率改革 变的主要是机制”到“行政主导阻碍金融市场发展”的警醒,从“鼓励内地企业在香港筹资”到谈“建行上市放弃纽约选择香港”,从断言“人民币不可能大幅升值”到揭示“投资高增长是中国面临的长期问题”,再到厉喝“银行不能变成当铺”,批评“现在银行发放房地产按揭贷款主要以抵押物为考量标准”的错误理念。李扬以他的专业知识和一腔热情时刻关注中国经济的发展。

“银行界一直存在着一个怪圈:银行与企业一旦发生纠纷,受损失的必然是银行。甚至个别地方政府视获取和逃废银行贷款为‘英雄之举’。”资料显示,目前由于政府干预,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加,几乎占不良贷款总额的70%—80%。所以说,强化政府诚信,提高金融部门的独立性,加强司法公正,培育良好的中介服务体系和全民信用意识是当务之急。

2005年9月1日,在北京国际金融发展论坛上,李扬提出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以及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九大因素。在金融研究领域迅速形成一股冲击波,界内反响强烈。“中国的金融风险这个源流分两类,一类是金融部门自己,一类是金融的环境。”李扬一针见血的提出了中国金融风险的关键所在。

2005年11月5日由中国社科院与央行共同打造的《2005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于北京发布。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一部分,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排名榜以及评价部分包括:“根据城市金融资产质量高低的排名”、“50个大中城市金融生态排名”以及“对若干城市的金融生态环境的简评”三部分内容。其中,上海、宁波、温州、杭州等城市在城市金融生态综合排名表上位居前列。报告根据城市金融资产质量的高低,给出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2003年和2004年的金融资产质量的评分、各年份的排名以及该排名在两年之间的变化。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李扬的声音又一次响起在中国金融改革的大潮中。

★ 名词解释

金融生态环境:指由居民、企业、政府等部门构成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群体,以及金融主体在其中生成、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治、文化、习俗等体制、制度和传统环境。其中,金融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相互依存、彼此影响,“人”是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核心。

金融生态概念是一个仿生概念,现任央行行长周小川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地引申到金融领域,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的问题。

★ 个人履历:

李扬, 1951年9月3日生, 安徽淮南人,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1981年、1984年、1989年分别于安徽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8-1999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教授兼中国金融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学会理事、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中国金融市场委员会委员。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大学兼职教授。

1989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研究。

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 PECC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若干省政府顾问。

★ 学术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为货币、银行、金融市场、财税。曾四次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和论文奖。已出版专著、译著23部,发表论文400余篇,主编大型金融工具书6部。主持国际合作、国家及部委以上研究项目40余部。

专著《财政补贴经济分析》获1990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奖,

论文“中国城市土地使用与管理”获1994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论文奖。

1992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