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海军已经从40年前一支弱小的近防舰队发展成为无所不在的远洋进攻力量。此时,1143.7工程(后发展为“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已经开始营建,1147.7工程(后来发展为“乌里扬诺夫斯克”级核动力航母)也已经正式立项。苏联开始组建自己的航空母舰舰队,这样就对苏联海军的其他水面舰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支持水下核潜艇,同时还要保证航母编队的安全。苏联海军水面舰艇开始担负和美国海军相同的任务。
此时苏联海军水面舰艇编队的主力巡洋舰为基洛夫级和光荣级。基洛夫级尽管战力强大,但是昂贵的价钱与繁琐的维护令海军人员伤透了脑筋。作为基洛夫级的“简化版”,光荣级虽然也有比较强大的反舰与防空能力,但是其反潜能力还远远满足不了为航空母舰护航的要求。专门反潜所用的卡拉级性能又日益落后。为此苏联海军需要一种具有强大的护航能力并且具有较高效费比的大型军舰,作为航母编队中的主力战舰。于是,苏联历史上最后一级规划的大型巡洋舰——夏伯阳级巡洋舰应运而生了。
与美国海军相比,虽然苏联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专门的航母护航舰艇,但是苏联在攻击航母的武器、战术等方面上却是经验丰富。因此,苏联人在航母护航舰艇的设计上也是别有一番特色。作为护航中坚,夏伯阳级巡洋舰拥有强大的防空、反舰、反潜力量,以防御对航母可能的各种袭击。同时,苏联设计师开始重视武器系统的其他性能,包括重量、可操作性、可维护性等等。此外,为了提高军舰本身的生存性,夏伯阳级一开始就按照隐身第一的原则进行设计,其光滑的表面与流畅的外形比同时期的美国“提康德罗加”要前卫的多。为了确保经济性,夏伯阳级放弃了核反应堆,采用“无畏”级驱逐舰的全燃动力系统(COGAG)直接改进而来。这种成熟的推进系统极大的减小了夏伯阳级的研制风险。所有的发动机都有专门的隔音箱,在舰艇的尾部甚至有螺旋桨专用的气泡降噪系统。据悉,满载排水量高达12000吨的的夏伯阳级,而其水下噪音相当于2500吨级护卫舰的水平,这在当时是相当了不起的。
武器系统上,除了身管武器之外,夏伯阳级上大多武器都选择了垂直发射的方式。吸取了西方国家舰载通用垂直热发射井以及苏联已有的“左轮枪”冷发射机构的长处之后,苏联设计人员开发了富有苏联特色的箱式冷发射系统。从设计图纸上判断,夏伯阳级共有两种发射井,一种为反舰导弹专用,箱体较大;另一种箱体较小的为防空导弹专用型。笔者推断,在执行高强度防控任务时,可以腾出反舰导弹的发射箱存储防空导弹之用。
与基洛夫级巡洋舰甲板下略带倾斜的P-700导弹发射筒相比,夏伯阳号很可能计划装备垂直发射的新型反舰导弹。今天俄罗斯已经将“光荣”级装备的P-500导弹进行改进,结构上应用了大量的钛合金以及无机材料,使得弹重大大减轻,同时导弹射程可以提高到750公里。俄罗斯完全可以将P-700导弹进行类似改进而使之达到类似效果。与涡喷动力的P-500相比,采用冲压发动机的P-700拥有更高的末端突防速度,因此具有更大的杀伤力。随着航母舰队逐渐初具规模,苏联海军对反舰导弹“一击必杀”的能力要求有所减轻,因此导弹的战斗部可以不必如其前辈那样达到数吨重量。据推测,改进后的导弹相比P-700体积大为减小,可以垂直发射。
虽然航母编队可以减轻夏伯阳级的反舰要求,但是在美国第三代舰载战斗机广泛装备的情况下,夏伯阳级无疑仍然需要保留强大的防空能力。通过通用的防空导弹垂发系统,夏伯阳级可以装备更多的导弹。并且,夏伯阳级装备了苏联最新一代的区域防空系统,这套系统包括5V55K/L、48N6E、9M96E/E2系列导弹、X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D波段三坐标全固态脉冲多普勒远程搜索雷达。其中,9M96E/E2导弹同时是陆基S-400防空导弹系统中的组成部分。9M96E导弹为中远程,9M96E2为中近程;这两种导弹相比基洛夫级所用的“里夫”防空系统中所用的48N6E体积大大缩小。夏伯阳级共有140个防空导弹发射工位,可以装载140枚48N6E导弹,而装载9M96E导弹的话可以装载560枚。相控阵雷达可以同时制导48枚导弹拦截48个目标,可见其抗“饱和攻击”能力之强。在近防武器上,夏伯阳级装备了6座“卡什坦A”弹炮合一系统。每座“卡什坦”拥有2门6管30毫米火炮、8枚SA-N-11防空导弹,对美国装备的亚音速掠海导弹拦截概率达到95%,即使对苏军装备的超音速反舰导弹也能达到82%的拦截率。当时苏联海军要求夏伯阳级上的“卡什坦A”近程防御系统一次拦截10枚以上的反舰导弹,可见其作战能力之强。
事实上,在“1170”工程规划之时,苏联就已经解决了舰上电子武器的集约化问题。夏伯阳级巡洋舰计划装备的4块相控阵雷达既可对空,又可对海,直接满足了大多数的海战要求。舰上唯一暴露的传统天线是作为相控阵雷达冗余三坐标D波段多普勒雷达。夏伯阳级丰满的舰体中间有明显的折角,上层内倾,桅杆成金字塔形状,可以反射掉大部分的雷达波。其相控阵天线面板、电子干扰天线、箔条与干扰弹发射器几乎全部采用保形设计,整体外形隐形效果甚至可以与日后的法国“地平线”级驱逐舰相比。在一流的隐身外形设计与电子系统武备之下,夏伯阳级的电子战能力非常出众。
夏伯阳级不仅有世界一流的作战能力,同时在其建造过程上也体现了苏联的科技进步。在领略到德国MEKO级外贸型护卫舰模块化理念的独到先进之处后,阿尔玛兹设计局将夏伯阳级也设计为一款模块化军舰。设计时,将舰艇划分为若干功能模块,而各功能模块又是按照标准化设计的,因此在建造时可以象“搭积木”一样,大大加快了建造速度,并且降低了舰艇建造成本。据俄刊的-些报道称,“夏伯阳”级共由68个不同功能模块组成,其中包括8个武备模块、9个电子模块、11个设备模块、24个仪器仪表模块、12通风模块和4个桅杆模块。全舰一共划分为16个独立的水密隔舱,每个隔舱都能抗得住一发300千克装药的重型战斗部打击。在1170工程中,采用了总线结构分布处理的作战系统,目的是为了防止舰艇由于一次中弹而丧失全部作战能力(英阿马岛海战中,英驱逐舰"谢菲尔德"号就是因为指挥中心中了-发"飞鱼"导弹而导致全舰失去战斗力)。为此,除了将作战指挥中心移至水下部位并加装防护装甲外,对作战系统以外的其它重要部位,如通信舱、计算机舱、弹药库等部位也都使用了大量的复合装甲材料。作战指挥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和分布式结构,包括17个多功能控制台、2个大屏幕战术显示装置、12个战术接口、1套监视系统、1套冗余数据链和分布式处理系统。整个系统用光纤与武器和传感器相连,所以全舰的反应能力是苏联舰船有史以来最快的。夏伯阳级舰体最后端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舰长留给了直升机甲板和机库。舰上可以搭载两架卡-27/40反潜直升机,或卡-29/32电子战直升机。直升机平时停留在机库内,以保证不破坏全舰的雷达隐身外表。
由此可见,苏联海军80年代设计出的夏伯阳级巡洋舰如果能够付诸建造,将令美国的“阿利·伯克”和“提康德罗加”黯然失色,甚至某些方面能够与美国在建的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一争高下。当然,夏伯阳级设计上也表现出苏联海军导弹巡洋舰一贯的软肋:远程对地支援能力不足。海湾战争中,美军甚至能在驱逐舰上发射射程数千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而此时苏联海军已经陷入崩溃的边缘:管理混乱,军队薪资数月停发,军纪逐渐涣散。当苏联海军——包括整个国家在1990年开始陷入停滞不前的漩涡中后,全世界似乎都明白了这支海军和这个浑身病痛的庞大国家的命运。没有了统一的国家,以及中央集权制度下不计国力的疯狂投入,俄罗斯连基洛夫级巡洋舰的正常使用都难以保证,更别提建造需要夏伯阳级护航的核动力航母。夏伯阳级巡洋舰甚至连船台上的龙骨也没能来得及铺设,仅仅留下了一个图纸上的巨作。夏伯阳级的命运,不禁令世人唏嘘。苏联的破败对中国也是一个良好的教育例子,我们不能像19世纪那样软弱可欺,但也不能靠穷兵赎武来获得心理安慰。
说到其发展,这级舰根本就没有投入建造,空想了那么多,由于经济问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
说实话,我很不看好这级舰:雷达的性能不及宙斯盾,而且据说装了500多枚导弹,这样垂发时的冲击力12000t的军舰是吃不消的。而且俄罗斯的很多东西就是吹的,比如布拉莫斯,和“花岗岩”导弹,技术水平太低。
另外说一下,毛子的新的“戈尔什科夫”级护卫舰舰体和夏伯阳级差不多,我估计毛子拿的现成的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