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锦衣卫的军校是什么职位?可以带多少人?

2025-05-08 09:50:1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锦衣卫属明朝“卫所”制的十二上卫之一,原本是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因此服饰华丽,号锦衣。
不同其他卫,锦衣卫由皇权特许,只对皇帝负责,不受地方官署辖制。
锦衣卫官职,前面已经有人回答了,没有军校,这个说法是后来人不熟悉情况乱说,军校特指军队官职,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但锦衣卫更接近特务。
锦衣卫下设南、北镇抚司,南镇抚司负责当地卫所的法纪、军纪,有一定兵权;北镇抚司主管“诏狱”,也就是审理、追查、缉拿皇帝下令的案子,并且可以绕过提刑司,因此酷刑不少,经常要公干出差,即“钦差”。
锦衣卫普通军士叫力士,穿黑服,即黑衣缇骑;高一级叫校尉,穿红服,即红衣缇骑。
校尉往上就是比较熟悉的小旗、总旗、百户、千户。
按照明朝卫所制,一卫5600人,一千户所1120人,一百户所112人,一总旗56人,一小旗5-6人。
全国N个卫,兵力规模大概在300万,仿隋唐府兵军制,兵力分散全国各地的目的,就是屯田、操练、巡城等。

回答2:

明代锦衣卫的军校是指锦衣卫中的武官,其职位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军官。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锦衣卫的军校分为不同的级别,最高的是指挥佥事,其次是副指挥佥事和指挥同知,最低的是卫所级别的千户、百户和总旗。
每个军校所带领的人数也有所不同,具体取决于其职位和任务。一般来说,高级别的军校可以带领数百人,而低级别的军校可能只能带领数十人。另外,锦衣卫还有其他类型的军校,例如擅长马术的马军和擅长步战的步军,他们的人数也因任务和需要而异。
需要注意的是,明代锦衣卫的军校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组织单位,而是由不同级别的官员组成的官僚体系。在实际运作中,锦衣卫的军校通常与其他锦衣卫官员、太监、侍卫等合作执行任务,人数和组织形式也会因任务而异。

回答3:

明朝锦衣卫军制中,并无军校这个职称,但有“校尉”。“明锦衣卫的校尉同差役”,也就是说,锦衣卫的校尉并非官名,任何一个都可称为校尉。
指挥使一人,正三品;
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
指挥佥事二人,正四品;
镇抚使二人,从四品;
十四所千户十四人,正五品;
副千户,从五品;
百户,正六品;
试百户,从六品;
总旗,正七品;
小旗,从七品。
下属有将军、校尉、力士,对外有参某某事、校令,另有精通多国语言的翻译(如宪宗朝张渺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