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提高市民的素质。固然市民的素质与每个人受的教育、成长的经历、家庭的教育、社会环境的影响等有关,但更与社会的规范、严格的管理有关。
就拿我们赣州来说吧,以前乱闯红绿灯、自行车骑到机动车道上、骑摩托车不戴头盔、开汽车不扣安全带等现象比比皆是,当某个网民把这种现象发到论坛上时,很多网友一片指责是市民素质不高。然而当史书记到赣州后,要求交警严格按交通法执法时,这样的现象慢慢的消失了,看起来好象是市民的素质提高了,其实是严抓共管的结果。广大市民怕口袋里的票票被罚了,大家心疼的还是钱,然而一到晚上,当警察下班的时候,闯红灯、逆向行驶、非机动车上机动车道、不戴头盔等现象我们又能经常看到,这难道能说是市民的素质提高了吗?
上次我看到一篇报道说德国人的素质怎样怎样高,就是凌晨没有任何行人的时候,看到红灯也不会闯,初一看觉得德国市民的素质真高,再往下看原来是,当你闯红灯的时候,一旦被发现,除了会被罚款外,这样的不良记录会被纪录在案,同时会与你的工资、银行的诚信纪录、保险的诚信纪录等挂钩,也就是说一旦闯红灯被抓,德国人可能贷不到款、可能在交保险的时候会比其他人交高得多的保险,你的工资、奖金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试想想谁还会冒这样的风险去违章呢?
由这样的事实我想到了,如何提高市民的素质?我认为可能还是我们国家没有相关的行为规范、市民的行为准则为指导,当市民的出现一些与良好素质、文明行为格格不入的事情时,我们不知道如何面对、不知道如何去约束、管理和处罚。同样的道理,在我们赣州可能也与没有相关的行为规范、法律法规来约束市民的行为有关,正因为没有相关的行为规范,有关执法部门在面对不文明的行为的时候,就没有执法和处罚的依据。这个时候人的行为只能依靠每个人的良心和道德感来进行自我的约束。当大家都把闯红灯当作一个正常现象的时候,一个人站在那儿遵守规范的时候,往往会被笑作呆子,这样的市民素质怎么可能会高得起来。
有介于此,我的想法如下:
1、可以通过地方政协、人大立法的形式,把市民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可以包括每个市民的具体行为与责任、也可以包括每个经营户、企事业单位的社会行为和责任)以地方法规的形式明确出来,这样可以做到有法有依。
2、通过媒介,先期进行宣传、发动,让全民进行如何做一个良好市民的行为规范的大讨论,通过讨论来征集相关的规范准则文本,其实在征集的同时也是进行文明、素质的教育。
3、把相关文本再通过市民讨论的形式,让全民参与到立法的过程中来,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讨论、听证来进一步完善行为准则的条文。
4、行为规范出台后,一方面是市民严格执行规范,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后续的执法管理以及市民之间的互相监督和检查。
我相信只要相关部门拿出得力的措施,一个全新的赣州新精神风貌就会出现在经济即将腾飞的新靖江大地。一个市民素质高、文明行为强的社会新风反过来又能强有力的推动赣州经济的高速发展。以上一点儿浅见,还望各位批语指正,另外也欢迎广大网民提出一些中肯的建议,共同推动文明靖江的建设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好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全民素质!首先要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让公民的身价提高。真爱生命!才能热爱生活。
谁愿意无聊的站在马路旁边无聊的等红灯啊?
法律不健全也是一个原因、
素质问题 没办法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