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项税的转出是:经过税务部门核实进项税发票后,会计作如下分录:
借: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贷: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2.销项税的转出是:先经过税务部门录入销售发票和核实收入后,会计作如下分录:
借: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贷: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3 .月末结转:
借: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若进项税大于销项税为红数);贷:应缴税费-未交增值税(若进项税大于销项税为红数)
1.应纳税额: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2.纳税申报:
增值税纳税申报时间与主管国税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是相联系的。
增值税的纳税期限分别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1个月或者一个季度。
以1个月或者1个季度为一个纳税期的纳税人,自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以1日、3日、5日、10日或15日为一个纳税期的纳税人,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次月1至15日申报并结清上月应纳税款。以一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规定仅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
增值税固定业户向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增值税非固定业户向销售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一、
(1)当销项大于进项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2)月末结转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交税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二、
(1)当进项大于销项时
借:应交费-应交增值税税-销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月末结转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扩展资料:
(六)月末转出多交增值税和未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月度终了,企业应当将当月应交未交或多交的增值税自“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1、对于当月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2、对于当月多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七)交纳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1、交纳当月应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企业交纳当月应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贷:银行存款
2、交纳以前期间未交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企业交纳以前期间未交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3、预缴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1)企业预缴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2)月末,企业应将“预交增值税”明细科目余额转入“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
房地产开发企业等在预缴增值税后,应直至纳税义务发生时方可从“应交税费——预交增值税”科目结转至“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科目。
4、减免增值税的账务处理。对于当期直接减免的增值税,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科目,贷记损益类相关科目。
参考资料: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百度百科
1、当销项大于进项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税-销项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当你交税时: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2、当进项大于销项时
借:应交费-应交增值税税-销项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扩展资料:
1、月结的话每月已结,年末无需结转.
2、年结的话,看12月份增值税是应交还是留底,应交为将未交增值税转出后,再将销项税、进项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等互转,结果是转平,除应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有贷方余额,第二年缴纳.留底的话,将销项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等转至进项税,应交增值税,应交税金,进项税额有借方余额,就是留底金额,为第二年的年初未抵扣数.
应交增值税明细帐应采用多栏式明细账页,借方设置进项税额、已交税金、转出未交增值税等专栏,贷方设置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退税、税收检查调整、转出多交增值税等专栏.
参考资料: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百度百科
进项税的转出是:经过税务部门核实进项税发票后,会计作如下分录:
借: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2.销项税的转出是:先经过税务部门录入销售发票和核实收入后,会计作如下分录:
借: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3 .月末结转:
借: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若进项税大于销项税为红数)
贷:应缴税费-未交增值税(若进项税大于销项税为红数)
会计分录应注意:
1、确定这项业务涉及那些会计科目,会计科目属于哪类,如:资产类、负债类等。
2、确定会计科目借贷方向、金额。即:借贷方向、科目名称、金额必须全部具备、正确。
3、凡是有明细科目的,必须把明细科目写上。
4、会计分录的摘要一定要简洁明了,不能太复杂和难懂,这是做会计分录的第一步;
5、会计科目的使用一定要准确,不能乱用会计科目,更不要过渡使用会计科目;
6、会计科目的明细科目一定要保持连贯性和持续性,一个客户不能挂几个会计科目,不能随意使用会计科目。
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1、进项税的转出是:经过税务部门核实进项税发票后,会计作如下分录:
借: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进项税额
2、销项税的转出是:先经过税务部门录入销售发票和核实收入后,会计作如下分录:
借: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3、月末结转:
借: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若进项税大于销项税为红数)
贷:应缴税费-未交增值税(若进项税大于销项税为红数)
扩展资料
企业购进的货物发生非正常损失(非经营性损失),以及将购进货物改变用途(如用于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其抵扣的进项税额应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转入有关科目,不予以抵扣。
所谓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是将那些按税法规定不能抵扣,但购进时已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如数转出,在数额上是一进一出,进出相等。而视同销售是指企业对某项业务未做销售处理,但按税法规定应视同销售交纳相关税费,需计算交纳增值税销项税额。
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进项税额转出仅仅是将原计入进项税额中不能抵扣的部分转出去,不考虑购进货物的增值情况;视同销售销项税额是根据货物增值后的价值计算的,其与该项货物的进项税额的差额,为应交增值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进项税额转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