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乙肝即乙型肝炎,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最后的发展就是肝硬化、肝癌。但并不是每个乙肝病人最后都得肝硬化或肝癌,也不是每个病毒携带着都发生肝炎,因为乙型肝炎病毒对人体的侵害是非常缓慢的,所以,目前来讲,在世界上,攻克乙肝还是个难题。向您说的宝宝的情况只能说明两种情况,第一,医院验错了,就像你自己想的那样,但一般情况下不会,您也可以在从新为宝宝验一次;第二,在分娩过程中孩子感染了乙肝病毒,这有可能是母婴传播,或医疗用具的感染,但现在一般医院消毒都很到位,医院型感染可能性较小,所以,建议您爱人应该验一下乙肝五项,如果有问题,应停止母乳喂养。至于乙肝免疫球蛋白,如果孩子是携带者,我建议你还是坚持打下去,因为,在这个时候,在宝宝身上将乙肝病毒彻底清除还是有可能的。同时我也给您提个建议,就是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一定要相信医生,因为,每位医生都希望他的患者早日康复,他会为您提供一个他认为是最好的治疗方案的。
乙肝病毒携带者(AsC)是指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很少有肝病相关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
感染乙肝病毒并非都需要治疗根据疾病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免疫清除期是抗病毒治疗最关键时期。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又称为免疫耐受期。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无肝病相关症状和体征,转氨酶基本正常。这一人群肝功能正常,乙肝病毒载量很高,HBeAg阳性。此阶段不是抗病毒治疗的时机,但具有传染性,因此,有一些工种,如幼职、军人、餐饮业、野外作业,为限制性工种。但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包括结婚生育等。免疫耐受期患者应每年随访1-2次。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又称为免疫清除期。处于这个时期的患者肝功能异常,ALT高于正常值的2倍,乙肝病毒载量很高,大于105拷贝/ml,这是抗病毒治疗的关键时期。经过正规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相当多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乙肝病毒载量明显下降,甚至达到检测不到的水平,实现了e抗原血清转换(e抗原转阴或产生了e抗体),ALT恢复正常。
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又称表面抗原携带期。这类人群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载量正常,HBsAg阳性,HBeAg阴性或者e抗体(HBeAb)阳性。处于此期的患者基本没有传染性,但还存在病情反复的可能,故应该定期随访。
乙肝病毒携带者(AsC)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HBV),没有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等各项检查正常,1 年内连续随访3 次以上,血清ALT 和AST 均在正常范围,肝组织学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简单说就是感染了乙肝,但没有肝脏炎症。
乙肝病毒携带者(AsC)是指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很少有肝病相关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HBV感染者。 据统计中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9300万人。(卫生部2008年4月21日上午公布2006年全国人群乙肝等有关疾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显示,中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下降为7.18%,比1992年下降了26.36%。据此推算,中国仍然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约9300万人。) 新生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发生与母婴垂直传播有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围产期传播率很高,尤其是HBsAg与e抗原(HBeAg)同时阳性的孕妇所生的新生儿90%以上HBsAg阳性,这是因为母体血液中的HBeAg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对感染肝细胞的免疫反应,使胎儿处于免疫耐受状态。HBeAg阳性母亲携带的病毒量愈大,侵入新生儿的病毒量就愈多,导致新生儿HBV感染,其中80%将发展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母婴传播中男女机会相近,但婴儿感染后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以男性为多。HBsAg携带与遗传关系的调查表明乙肝病毒携带者遗传率达60%以上,推测其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 婴幼儿乙肝病毒携带者感染主要是水平感染所致,可因输血、预防接种、与家庭成员中HBV感染者的密切接触等而感染。3岁以内婴幼儿也因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易于造成乙肝病毒持续携带。 所谓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就是指血液检测单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但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很少有肝病相关的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者。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是诊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必要检测指标,HBV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检测反映病毒复制的情况或水平。
另外,提醒对于病毒携带者和拥有肝炎病史的人,应该彻底离开烟酒。平时注意饮食卫生,多参加运动提高免疫力,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辛辣和油腻食物,若有黄疸、发热、乏力、恶心等症状一定要去专业的肝病医院进行检查。
应该就是携带乙肝病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