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德安俯在哪,它的管辖范围有现在的哪几个县市?

2025-05-11 17:36:4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德安历史变迁 《尚书.禹贡》:夏禹治水,“过九江至于敷浅原”。蔡沈《书经集传》:敷浅原即今之德安县。 夏 、 商 、 周属荆洲,扬洲之境, 《通典》:江州理寻阳,春秋时属楚 为吴楚地, 《晋书》:战国时,其地为吴楚分。《太平寰宇记》:战国为吴楚分。 春秋战国时属楚地,亦曾属吴地,并曾为吴楚分界之地,俗叫楚尾吴头。《十道志》: 秦为九江郡, 《九江府志》:秦始皇二十四年,王翦灭梦、虏王负刍,明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而今江右皆称九江郡。 汉初属淮南国,汉高帝六年分淮南, 柴桑县 入 豫章,寻历陵并。 东汉末北境入魏属庐江郡,南境入吴属彭泽郡(九江府之南境德安也)。九江府后入武昌郡。晋为武昌 、 鄱阳 、 豫章三地分。 本汉历陵县地属豫章郡,王莽时改为蒲亭,东汉时复历陵县属豫章郡,东汉末并入吴,属 彭泽郡后属武昌郡,晋属鄱阳郡。 晋永兴元年分庐江之浔阳,武昌之柴桑二县,置浔阳郡属江洲。浔阳县在郡西十五里土名鹤问赛,柴桑县在郡西南九十里土名楚城乡。元帝建都扬洲又置九江县寻又省,九江县入浔阳县。晋义熙八年省浔阳县入柴桑县。 梁 历陵县 省入柴桑县(注: 历陵县为 柴桑县南境), 又析置汝南县 。 隋 开皇年间并 历陵县入柴桑县属浔阳郡,平陈之后又废柴桑、 汝南 立浔阳县 (今九江西因水患已废) 十八年改为彭蠡县又改 为 彭 城县又改 为 湓城县 。 唐 武德八年又以历陵之故址立为 蒲塘驿 属 楚城县 (注:原柴桑县)辖 。 唐 贞元中改为蒲塘场寻废复置。贞元中刺史常沆以去洲遥远,权割三乡为两税场因蒲塘之名而曰蒲塘场,寻废至咸通五年,刺史李章到郡,百姓称便,复置为。 五代扬吴 顺义七年以历陵之故址 蒲塘驿 置德安县,属江洲,后为 浔阳郡 。 沿用至今。 按周礼职方注云:镇名山安地德因庐山而名德安也。 柴桑县 今何在?明《九江府志》汉时载:瑞昌地在浔阳县西,柴桑县北,属浔阳县辖。今瑞昌南应是德安县 或九江县 范围。清同治《德化县志》载: 柴桑县在郡西南九十里土名楚城乡 , 柴桑县 以柴桑山得名,柴桑山在那?《德化县志》载: 在郡西南九十里 。也就是说 柴桑县 柴桑山都是 郡西南九十里 。《读史方舆记要》卷八十五载:柴桑山府 西南九十里 ,汉以此名县,晋陶潜家于柴桑,即此。其相近有面阳 、 马首 、 桃花尖 诸山。又高良山,在府西南八十里,高耸秀拔为诸山最。( 柴桑山) 其脉为株岭山,以尖秀如木株而名。( 柴桑山)下有白鹤洞,门高二丈许,其深无际,四时出泉,灌田百顷。志云: 株岭山在府西南六十里。又有义门山在株岭高良二山间,义门山在府城西南七十里。 柴桑县 柴桑山都是 郡西南九十里楚城乡 , 楚城乡 在那里?古楚城县也。

回答2:

柴桑县 柴桑山都是 郡西南九十里楚城乡 , 楚城乡 在那里?古楚城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