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这两种机枪
歪把子: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1922年)定型成为制式装备而得名。因其枪托为便于贴腮瞄准而向右弯曲,故在中国俗称“歪把子”机枪。
“歪把子”的结构设计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一是力图最大限度地遵从并且创造性地实现军方对战技性能的要求;二是力图最大限度地吸收并且创造性地运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枪械原理。先说第一个,日军的作战思想就是用最少资源达到最大的效果,对枪械的精度要求比较高,宁愿少打少打几发子弹,也要打得准,所以歪把子的单发精度还是不错的。其次采用新技术和创造性的思想,新技术不说了,创造性在于不采用弹夹供弹,而采用弹斗供弹,理论来讲,只要不停的向弹斗压弹,机枪是不会有火力间隙的。
ZB-26轻机枪是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国营兵工厂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研制的一种轻机枪。
捷克式也采用当时的一些新技术,从三十年代的眼光来看,捷克式的结构非常简单,而且加工也不需要高深的工艺,只要有相关得详细图纸,一般的受过基本训练的技工利用较少得机器就可以制造。
那么这两种枪的优缺点有哪些呢,我们来做个比较
首先精度,歪把子的精度高于捷克式,原因有两个,一个设计当初歪把子要求就比较高,其次捷克式弹夹在正上方,不利于瞄准。
第二,火力,理论来讲歪把子火力好于捷克式,因为歪把子可以持续供弹,而捷克式采用20发弹夹,实际上呢歪把子不如捷克式,主要源于歪把子的弹斗设计,歪把子可以压5发一组共6组30发在弹斗内,但是由于设计复杂,经常卡克,导致歪把子自带油壶对子弹进行润滑,而且压单对副射手要求极高;捷克式式单人可以轻易完成换弹夹。
第三,稳定性和故障率,这方面捷克式也远好于歪把子,歪把子设计过于复杂,导致事倍功半;捷克式设计简单,经济高效,生产也较为容易。
总的来说,歪把子是一把设计思想独特的枪械,想法是好的,但是不符合实际作战需求,是比不上捷克式的,因为日军最后用96式轻机枪替代了歪把子,而96式轻机枪正是在捷克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96式轻机枪比捷克式最大的改进是用容纳30发子弹的曲型可卸式盒状弹匣替换了原来捷克式20发直式弹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