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溥仪手握百万大军完全可以与孙中山决一死战,为何选择乖乖退位?
清朝虽有百万大军,但真正有战斗力的却只有袁世凯的北洋六镇。知道清朝为什么要建立新军吗?就是因为清朝曾经的精锐之师湘军、淮军、防军、练军的腐败不堪,不堪重用,才有了后来的新军。
1901年,清廷鉴于八国联军入侵时,清朝现有的军队遇敌即溃,导致清朝连战连败,最终让联军攻破首都。所以此时忍无可忍的清朝统治阶级最终决定训练新军,并且裁减原有的旧军,包括绿营、防军、练军等所有部队。清廷原计划训练出三十六镇的新军,其中以北洋新军为中央军,各省的新军为地方军。
不过因清廷财力匮乏,再加上各种因素,最终真正形成战斗力的就只有北洋六镇,共约7万余人。而地方新军虽成立了数十镇,兵力大概约10余万人,但是因财政匮乏的问题,所以这几十镇的装备并不好,战斗力也不太强。所以说武昌起义后,清军真正有能力镇压叛乱的就只有袁世凯的北洋六镇,也就是7万余人。
同时需要注意溥仪的退位,说实话跟孙中山没啥关系。当时如果袁世凯真心实意的帮助清朝的话,单凭北洋六镇的实力,孙中山就根本不是对手,而且地方新军虽然装备、战斗力还不太成熟,但对孙中山也是绰绰有余的。
简单的说就是溥仪的退位与孙中山没啥关系,清廷之所以会同意皇帝退位,是因为袁世凯。
当年就是袁世凯和他的北洋六镇的背叛,才导致清廷失去了最后的倚仗,最终也只能宣布退位了。
满清帝国,表面上看清朝有百万军队,其实几乎失去了战斗力,不能再进行大的战斗。百万军队的内部早已经是空壳。太平天国运动以来,大清的军力不断的被消耗,击败太平天国是曾国潘,李鸿章等人领导的湘军。
控制在满清手中的军事力量还剩下什么呢,载沣的护国亲军,袁世凯的北洋六镇。护国亲军也早已经被袁世凯控制了,把他们调离了京城。
清朝建立新军计划是北洋新军为中央军,各省的新军为地方军,共三十六镇。就是因为清朝曾经的精锐之师湘军、淮军、防军、练军的腐败不堪,不堪重用。1901年,清八国联军入侵时,清朝军队屡战屡败,最终被攻破首都。清朝统治阶级才感到害怕开始决定裁减原有的旧军,包括绿营、防军、练军等所有部队训练新军。不过因清廷没有钱财只训练出了北洋六镇,7万余人。地方新军虽然成立了数十镇,但是装备不好,战斗力也不太行。所以说清军真正有能力镇压叛乱的就只有袁世凯的北洋六镇。
溥仪的退位,其实跟孙中山无关,是因为袁世凯。袁世凯如果愿意帮清朝战斗还是可以打败孙中山的。是袁世凯和他的北洋六镇的背叛导致清廷失去了最后的靠山,最后只能无奈退位。
所以溥仪的退位是袁世凯为了权力造成的,和清朝有多少兵力和孙中山都没有关系,清朝有再多的兵都已经是在袁世凯德的控制下了。
因为溥仪名义上手里有的百万大军,但实际上他是日本人的傀儡,并没有实权。而且他身边没有什么有用的人才。
溥仪也处于观望状态,实际上权力已经名存实亡,他也没有决心和实力能够撑住他的天下。
因为溥仪知道自己就算决一死战胜算也不大,应该顺应历史趋势,对大家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