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下纪录片《复活的军团》
秦国当时的军队数量多是因为秦国全面皆兵,而且鼓励当兵,当兵杀敌可以直接获得爵位,封地,比在家种田好N倍。所以秦国人都盼着打仗,所以一到打仗,除了太小的太老的,几乎所有的男人都愿意去打仗,自然数量多。
而庞大的后勤问题主要是靠秦始皇命令建造的多项工程来保障的。当时几个超越当时时代的重大工程,秦直道,灵渠等,都是为了保障军队的后勤运输而建立的。所以虽然秦朝士兵多,后勤难度比一般情况要难N倍。但是这些重要的运输工程可以弥补这一点。而且秦朝中央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使得政府可以征募到大量劳力。最初秦国自己的军队和人民可以做。灭6国统一后,征服的大量人口则可以代替掉本国的士兵。
这100万人含后勤人员
实际战兵力大约1/3,还有相当部分是武装壮丁,平时是种地的,战时才动员、
壮丁和民夫占近一半
秦国属于全民皆兵 出则为兵 入则为民
平时国家也是军事化管理 青壮年劳作的同时 要编入部队 接受军事训练
只有中央的禁军和边境的驻守部队是常年在编
其他的部队平时训练生产结合 战时拿起武器披上盔甲就能编组出战 平时就是劳作种粮
相当于军队自己供养自己 当然不会有后勤压力 你想五百万人一百万兵 基本青壮年不都是在编的吗
古代打仗,都是备战几年甚至几十年,攒下的粮食草料提供一年的战争。
打仗期间,国内的基本生产就落在女人头上了,粮食辎重的运输是由部队运送的。
全民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