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将潜意识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有的又译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中,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虽是三个不同层次,但又是相互联系的系统结构。弗洛伊德将这种结构作了一个比喻:无意识系统是一个门厅,各种心理冲动像许多个体,相互拥挤在一起。
与门厅相连的第二个房间像一个接待室,意识就停留于此。门厅和接待室之间的门口有一个守卫,他检查着各种心理冲动,对于那些不赞同的冲动,他就不允许它们进入接待室。被允许进入了接待室的冲动,就进入了前意识的系统,一旦它们引起意识的注意,就成为意识。
他将潜意识分为两种:“一种是潜伏的但能转化为有意识的”潜意识——前意识,“另一种是被压抑的且不能用通常的方法使之变成有意识的”潜意识——无意识。
扩展资料:
“冰山理论”:
人的意识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却对其余部分产生影响(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主动地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
弗洛伊德在探究人的精神领域时运用了决定论的原则,认为事出必因。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梦、口误和笔误,都是由大脑中潜在原因决定的,只不过是以一种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
所谓无意识,它一方面包含着种种因潜伏而暂时不为意识所知,其他一切都与意识活动一样的活动,另一方面又包含着种种被“压抑”的活动,假如这些活动变成意识活动,它们肯定与意识中其他种种活动形成鲜明的对照,与“下意识”或“潜意识”不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潜意识
主要观点:潜意识三原则:追求快感原则、现实原则、唯善原则。弗氏认为,人格结构由3部分组成:第一是“本我”,即潜意识,受追求快感原则的支配。第二是“自我”,即前意识,是现实化的本能,是意识的...更多
乐观点的话,他是相信人的一个主管的,一个能动性的一个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