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责任认定书是交警出的,对方签不签字都不重要,交警需要的是送达对方。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2、责任认定书和赔偿(补偿)协议是2个东西,前者是交警制作;后者你们双方自己和解或者通过别人调解达成的一个协议。
完全责任的事故责任认定说明对方对于这一起事故负全部责任,这个是认定对方赔偿义务的重要证据。
3、这个事故责任认定书应当在10日内制作出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4、先拿了事故责任认定书,再找对方签赔偿/补偿协议。
扩展资料: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效力
一、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法律属性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10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结合公安部公交管(2008)号《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的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具有以下法律属性:
(一)、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执法程序正当性的核心证明文件。
交通事故认定证书是公安机关在交通执法中的表现记录,是证明公安交通警察部门执法程序合法性的核心法律文件。交通事故认定证书由公安机关对现场进行调查、技术分析、检查、鉴定,是公安机关根据自身技术和经验得出的技术结论。
交通事故认定书记载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过程以及公安机关履行职责的行为。可以说,交通事故认定证书是公安机关交通执法过程中的“执法工具”。
(二)、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警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的主要法律文书。
当事人没有异议的,由公安机关在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后,以身份证明为主要依据对当事人进行处理。只有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过程,才能依法作出具体的行政行为。交通事故认定证书无疑是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的主要法律文件。因此,交通事故认定证书是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的“措施”。
(三)、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警部门处罚交通事故责任人的直接法定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71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五日内,按照《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依法对当事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作出处罚。"
交通事故鉴定书是公安机关自行处理交通事故的依据,是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责任人实施行政处罚的依据,也是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依据。由公安机关负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路交通安全法
1、事故责任认定书是交警出的,对方签不签字都不重要,交警需要的是送达对方。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2、责任认定书和赔偿(补偿)协议是2个东西,前者是交警制作;后者你们双方自己和解或者通过别人调解达成的一个协议。
完全责任的事故责任认定说明对方对于这一起事故负全部责任,这个是认定对方赔偿义务的重要证据。
3、这个事故责任认定书应当在10日内制作出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4、先拿了事故责任认定书,再找对方签赔偿/补偿协议。
扩展资料: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效力
一、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法律属性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10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结合公安部公交管(2008)号《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的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具有以下法律属性:
(一)、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执法程序正当性的核心证明文件。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在交通执法中的履职记录,是公安交警部门执法程序正当性的起核心证明作用的法律文件。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通过对现场的勘察、技术分析和检验、鉴定后制作出来的,是公安机关根据自己的技术和经验对事实推理判断后的技术性定论。
交通事故认定书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经过,以及公安机关执行职务过程中的行为均进行详细的记录,可以说交通事故认定书就是公安机关交通执法过程的"执法仪"。
(二)、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警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的主要法律文书。
公安机关在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后,如当事人无异议,公安机关将主要依据该认定书对相关当事人进行处理。只有调查清楚事故的原因、经过,才能依法作出具体的行政行为,毫无疑问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的主要法律文书。因此,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的"度量衡"
(三)、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警部门处罚交通事故责任人的直接法定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规范》第71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之日起五日内,按照《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依法对当事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作出处罚。"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作为自己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是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责任人作出行政处罚的依据,是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进行调解的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路交通安全法
1、事故责任认定书是交警出的,对方签不签字都不重要,交警需要的是送达对方。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七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2、责任认定书和赔偿(补偿)协议是2个东西,前者是交警制作;后者你们双方自己和解或者通过别人调解达成的一个协议。
完全责任的事故责任认定说明对方对于这一起事故负全部责任,这个是认定对方赔偿义务的重要证据。
3、这个事故责任认定书应当在10日内制作出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4、先拿了事故责任认定书,再找对方签赔偿/补偿协议。
一。如果对方拖着不处理,首先由交警部门给他送达交通事故处理通知书,由交警队负责协调,当然双方当事人对此事的态度依然还是起着决定性作用。最长15天以内就要下达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到时候如果对方依然不来,交警队会负责邮寄或通知取。
二。责任认定书跟赔偿协议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分情况的。如果你是简易事故,双方又没有争议,一般都会在认定书里注定各自损失,以及所承担承认。对于一般事故,可能会涉及到赔偿协议,但那都是调解阶段的事了,需要双方当事人提出书面调解申请由交警队负责中间协调。
三。事故责任认定书一般是说对责任的划分。即在此次事故中双方各承担什么责任。
四。两者的顺序是: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书面申请调解——达成协议。
五。一般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下达了就算结案了。但也有伤人的亡人事故,可能后期治疗费用等不能确定的前提下,所以即使下达了认定书也不算完全意义上的结案。
六。定损一般都会在认定书下达之前就要确定下来。一般由有资质的评估机构或物价部门(在省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承担。
七。责任认定书 基本算是结案了。后期的就是调解或者司法程序了。扣车也是下达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五日内,如果不起诉或申请调解,交警队就要放车了。
协议和认定书是分开的,一般是你们签好了协议,再找交警出认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