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看有哪些可以普及的中医知识?

2025-05-12 11:36:2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其实就是中医的原理在我们不知不觉、不经意间使用和应用。这已是中国人的习惯,有些人害怕“中医文明”丢失,其实是杞人忧天。就是整天黑中医的人其实也在中医的常识指导下生活。比如,女孩子来例假有时会肚子疼,这时候喝些生姜红糖水,不疼了还顺顺利利来啦。再如我们遇到比较棘手的事,会焦躁不安,这时喝些冰糖水,不一会就会平静下来。这些都是中医的基本原理的应用。前者是“寒”则“紧闭”耳“痛”,治则“寒者温之,”生姜辛温发散,红糖温补中使气血充足,故而解决了痛经的问题。当然如果痛经非常厉害同样用此原理,但是所选择的是性味更强的“药”来治疗。后者是“急则缓之”,那什么会“缓”呢?“甘缓”,冰糖是甜味的故而解决了焦急躁的问题等等中医的原理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里,而是我们不知道或者没有考究其中的道理而已。现实中我们穿衣,洗漱,作息,吃饭以及一些忌讳违背的多,遵循的少,故而我们的身体越觉得越差,未老先衰,红颜早逝,抵抗力差三天两头感冒等等。尤其是好多女孩子的习惯结婚了一直不能怀孕,大多数都是人为的。

回答2:

看临床,看效果!既然生病不由自己!我就从实际出发,来谈谈怎么找中医看病吧!第一,看病不一定选年龄长的但是一般不能选太年轻的,因为中医不仅仅需要医学知识,更需要实践经验!第二,尽量别选在医院坐诊混天撩日的所谓西医思路的伪中医,那样的中医只会用西医的思路,把几种对症的药物堆放在一起!第三,民间中医首先要看看这个中医一次开多少付药,有技术讲良心的中医一次不会超过三副,当然,神医和骗子除外!因为辩证准确,一般三副药必定有症状反应,不会连续吃半个月而症状不会发生变化的,别说有病,吃饭两个馒头都觉得出温饱!第四,真正的中医开药方不会药物太杂太多,加减药物十分小心!大家看看伤寒论中的,小半夏汤,半夏干姜散,还有生姜半夏汤,医圣对姜的运用何其神妙!加减随意的所谓中医一般对药物剂量和药物反应没有实践把握,更有一些中医,每次大药方,几十味药,这样的中医一般属于不会辩证,属于乱枪打鸟,闭着眼蒙的感觉!

回答3:

中医是传统医学,西医是现代医学,中医的教科书是黄帝内经这些古人的著作,越老越经典,而西医的教科书不断更新,越新医疗技术越先进,一个西医师一年不学习不看医学杂志,他开出的处方和治疗方案就不是最好的了。而中医当年背下的古方可以享用一辈子,胡子白白,用毛笔写繁体字开方子的老中医最受人信任,就是说中医追求越老越传统越好,从拜千年古方,(有点夸张,勿喷),而西医则相反。

回答4:

先掌握好基础,然,后熟读诊断学,病理学,药物学,药理学,方剂学,脉学,辩证学。再阅读黄帝内经,难经,类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等著作,不能急,不能食固不化,一定要做到理解了,再学习临床医学,阅读临床应用指南,依照自己的爱好,分科选读内,妇,儿等等著作。

回答5:

一切药物都有自己的味道,性质,归经,功能与主治,医者则会根据药物的属性,有选择的用于预防与治疗疾病的。如益母草,从这味药的名字上就可以知道了它的作用,就是女性的调节月经的专用药物。类似于这样的情况有的是,只要有兴趣,肯定能掌握。因为中医是用于救死扶伤的,造福于人的事业,好好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