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有两个校区,中关村校区位置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苏州校区位置在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158号,邮编是100872,电话是010-6251-1083,传真是010-6251-3144。Email地址是webmaster@ruc.edu.cn。
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
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为世界大学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京港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
据2017年4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占地面积230余万平方米,设有中关村校区、通州校区(东校区,在建)、苏州校区、深圳研究院、深圳校区(在建)。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7.4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392万册、电子图书297万种;下设5个学部、26个教学单位、81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1846人、全日制在校生24778人。
扩展资料:
一、相关交通信息
地铁10号线、374路、209路、夜班车304路、944路、386路、630路、26路、671路、特6路、特4路、608路、601区间、601路、731区间快车、731路、717路、653路、320区间、320路、302快车
北京站:209夜班直达 (仅限晚间) 用时约1小时35分钟/24公里/步行520米
北京西站:374路直达 用时约 53分钟/10公里/步行924米
机场:乘坐公交车或出租车到达保福寺桥 到达保福寺桥乘坐机场大巴到达机场
二、学校精神文化:
1、校训
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后来唐代学者颜师古将“实事求是”一词解释为“务得事务,每求真是也”,即把它引申为一种值得提倡的务实求真的学风。
毛泽东曾在《改造该们的学习》中作过这样的论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大家去研究。”
1992年6月1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庆55周年前夕,“实事求是”被正式确定为学校校训。
2、校花
2010年1月,经校长办公会讨论通过,确定玉兰花为中国人民大学校花。初春时节盛开的玉兰花,冒寒迎春,昂首怒放,晶莹洁丽,其不怕困难的精神、积极进取的风貌、纯洁高雅的气质深受学校师生喜爱。
3、校旗
学校校旗分为主旗和副旗。主旗为“人大红”色长方形旗帜,副旗为白色长方形旗帜,中央均印有学校徽志、吴玉章题写的校名以及学校英文大写的标准组合。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官网-生活地图
中国人民大学的中关村校区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苏州校区在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158号。邮编号码是100872。
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
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世界大学联盟、亚太国际教育协会、京港大学联盟成员。
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
学校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
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开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1954年,被确定为以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大学和首批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扩展资料:
一、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2月,人大有专任教师1836人,其中,教授615人,副教授749人;有19名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受聘为第二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
先后有462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54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1人入选“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10人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9人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3人入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8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6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27人入选“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1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19人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称号,25人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10人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88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二、学科设置
2018年5月,获准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拥有硕士学位学科点186个(其中自主专业35个、交叉学科9个、专业学位22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25个(其中自主专业32个、交叉学科7个)。
其中,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0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拥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8个。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人民大学
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 100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