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2025-05-13 02:56:3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即排污总量控制制度,是指国家对污染物的排放实施总量控制的法律制度。
  总量控制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末由日本提出后,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我国开始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措施。总量控制的概念:
  总量控制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简称,它将某一控制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采取措施将排入这一区域内地污染物总量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以满足该区域的环境质量要求。
  总量控制首先是一种环境管理思想,同时也是一种环境管理的手段,即为了使某一时空范围的环境质量达到一定的目标标准,控制一定时间、区域内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环境管理手段。
  实施总量控制的基本原则:
  服从总目标、略留余地的原则 分级管理区别对待突出重点总量控制要服从于区域环境质量的原则以排污申报为基础的原则:将总量分配到污染源的过程中,要利用排污申报登记的数据作为总量分配的基础数据

回答2:

污染物排放量总量控制,就是当前我国环保的节能减排中的“减排”的一方面重要措施。
污染物排放量总量控制制度,是直接用法律的形式用这种措施去保护环境。因为它是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一项基本制度。
污染物排放量总量控制制度的含义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将某一控制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采取措施将排入这一区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简称总量控制)是将某一控制区域(例如行政区、流域、环境功能区等)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采取措施将排入这一区域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在一定数量之内,以满足该区域的环境质量要求。
总量控制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污染物的排放总量;②排放污染物的地域;③排放污染物的时间。
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的制度,应该包括:1、环境规划制度;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3、“三同时”制度;4、污染物排污收费制度;5、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