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①由图示实验可知,甲方案中拉动物体A,不需要控制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弹簧测力计静止,便于弹簧测力计读数;
乙方案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A,需要控制A做匀速直线运动,难于控制A做匀速直线运动,另一当面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难于准确读数,因此甲方案更易于操作.
②由题意可知,在甲方案中,两物体接触面受到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即N=150N,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等于两物体接触面间摩擦力的大小,即f=60N.
由公式f=μN得,动摩擦因素μ===0.4.
(2)①因为一张纸的重力太小,两张纸间的滑动摩擦力太小,不便于进行实验,把纸带贴在木块与木板上,增大了纸间的压力,增大了摩擦力,易于进行实验,便于测出摩擦力,所以要把纸贴在木块A和木板B上进行实验.
②实验中需要再添加一个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把木块A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沙桶拉动木板B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AB间的滑动摩擦力f=F,f=μFN=μMg,则动摩擦因数μ==;
(3)取侧面的一粒沙作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设圆锥的高为H、底面半径为R、底面周长为S,据平衡条件,有
mgsinθ=Ff ①
FN=mgcosθ ②
Ff=μFN ③
解得μ=tanθ
根据几何关系,有tanθ= ④
S=2πR ⑤
由以上解得:μ=,由此可知,需要测量沙堆的高度H与沙堆的地面周长S..
故答案为:(1)①甲;②0.4.
(2)①可增大正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便于测量.
②需要添加弹簧测力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μ=;
(3)①测量沙堆的高度H和沙堆的底面周长s;②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