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射导弹的发射原理是什么?尤其是它在水中是依靠什么动力推出水面

2025-05-08 12:26:01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目前,潜射导弹水下发射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干式无动力发射,另一种为干式有动力发射,前者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潜射“鱼叉”导弹,后者则以法国的“飞鱼”导弹为代表。          这两种发射方式的最大不同之处就是其水下运载器的设计不同。前者的运载器被发射出鱼雷发射管后,利用发射动力和运载器本身所具有的浮力在水中航行并上浮,当箱体以一定角度升到水面时,自动抛掉运载器的前盖,同时,导弹助推器在运载器内点火将导弹推出,导弹随即转入空中飞行状态。与无动力方式相比,有动力发射的运载器尾部装有火箭发动机、水下控制舵及相关控制设备。通过鱼雷发射管发射后,首先进入无动力控制段,在运载器离开潜艇10米后,运载器尾部的火箭发动机点火,将运载器加速到20米/秒的速度,经过10-15秒后,运载器与海平面呈45度角出水并跃入空中,其出水高度可达20米以上。此时通过运载器中的燃气发生器的推力,由一个活塞将导弹从运载器中弹出,反舰导弹助推器点火,导弹进入空中飞行状态。这两种发射方式各有各的设计难点及作战优势。采用无动力运载器发射方式时,为减少运载器在水下的速度损失,保证其出水速度的要求,潜艇只能采用潜望镜深度发射,隐蔽性要差一点,而采用有动力运载器发射方式则不存在这一缺憾,因此可以在潜艇的全作战深度内进行导弹发射,隐蔽性要高一些。

回答2:

有两种。
一种是高压气源,也就是用高压压缩空气把导弹推出水面的一定高度,然后导弹自己电弧飞行。
另一种是低速炸药,通过产生大量气体把导弹推出水面。

回答3:

用其它动力将其弹射出去,然后火箭点火按照预定轨道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