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养老金待遇的理顺工作非常复杂,需要长时间才能完事。2015年国家才公布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2014年10月开始。直到2017年一些地级市才陆续出台有关养老金改革的实施意见。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问题是,需要职工和政府共同筹建养老保险基金和职业年金,对于财政的负担压力很大。再加上有关职业年金的投资运行机制的问题,很多地方确实完善的比较慢。
目前绝大多数地区的职业年金,只收缴了职工本人承担大部分和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部分。全额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部分只是记账制,但是深圳的财力丰厚的地区直接使用的是实账积累,有效减少了未来的风险。
一般来讲,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待遇是由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负担,跟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是独立的。由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待遇高,参保缴费人员数量少,因此有一些地区养老基金收支压力很大。
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当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收支不足时,由政府财政予以补贴。这种情况下,退休待遇还是有政府负担的。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各地的财政收支更是雪上加霜。
因此,如果当地的中人退休待遇理顺完毕了,就得看政府什么时候有钱了,毕竟各个地区并不是都像深圳一样有钱。
其实老办法退休待遇,大家已经沿用了好多年。原先的时候,只要按照大家的工龄计算出基本工资计发比例,再根据退休时的职务级别确定的退休补贴数额,就可以算出退休金。
当然另外一些改革性补贴,这些都不属于退休金的范围,是属于福利补贴。
计算出退休金后,再根据国家统一规定每年增长养老金就可以了。
中人的老办法退休待遇也是这样。用2014年9月的工资标准和职务级别,计算出2014年9月假设退休时的待遇。然后按照退休后每年增长一定的金额或比例来保证大家的待遇,如果级别不发生变动就不会降低。也有助于前后退休老人的待遇比较,不至于套用新办法后差距太大。
因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很多临近退休老人的基本工资上涨了近千元甚至更多,如果按照90%比例计发,退休待遇一下子会上涨八九百元以上,这样差距就太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