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文学集团是什么

2025-05-11 09:10: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内容提要】
作为宫体诗风的主要倡导者,萧纲的文学观念的形成,与他本人成长的具体文学环境密切相关。本文以萧纲生平的四个阶段为线索,考察他的文学活动与宫体文学理想的形成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论述,萧纲《与湘东王书》对理想文学的深切关怀能得到比较透彻的理解;徐陵、庾信早年成长的平台也基本可以构建起来。
【关键词】 萧纲,宫体诗,《与湘东王书》,徐陵,庾信
以萧纲为主要倡导者的宫体诗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各类文学史论着对此已有较多论述。但是,联系萧纲成长的具体文学环境来追踪他的文学观念的生成、演变轨迹的研究,还很少见。最近,笔者因为编撰《萧纲萧绎年谱》[1],对以萧纲为中心人物的文学群体的活动,以及萧纲宫体文学理想孕育诞生的实际历史过程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本文试以萧纲生平的四个阶段为线索,对此一问题作论述。希望对宫体文学以及中古文学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 文学幕僚的熏陶
梁简文帝萧纲(503—551),字世□(左讠右赞)[2],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同母弟。初封晋安王,昭明太子卒,立为皇太子,后嗣位。谥曰简文帝,庙号太宗。萧纲自幼爱好文学,因为特殊的身份,以他的幕僚为主,围绕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主张鲜明的文学集团。随着萧纲于中大通三年(531)被立为皇太子,这一集团的文学影响逐步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公开宣布并倡导文学史上着名的宫体文学,形成风尚,影响于文学史不止一个时代。
萧纲六岁能属文,七岁有“诗癖”,是一位早慧的文学少年。《梁书·简文帝纪》:“太宗幼而敏睿,识悟过人。六岁便属文,高祖(按:指梁武帝)惊其早就,弗之信也,乃于御前面试,辞采甚美。高祖叹曰:‘此子,吾家之东阿。'”三国魏曹植封东阿王,梁武帝惊叹六岁的萧纲的文才,以曹植比之。《梁书·简文帝纪》又载:“(简文帝)雅好题诗,其序云:‘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萧纲不同于普通的贵族少年,因为是皇帝之子,他的文学趣味和他的生活一样,从年幼出阁时期开始,就与众多的幕僚联系在一起。七岁的这一年,晋安王萧纲正式出宫,为云麾将军,领石头戍军事,开王府,选幕僚。“晋安王侍读”徐摛堪称萧纲诗歌与文学的启蒙老师。《梁书》卷三○《徐摛传》曰:“晋安王纲出戍石头,高祖谓周舍曰:‘为我求一人,文学俱长兼有行者,欲令与晋安游处。'舍曰:‘臣外弟徐摛,形质陋小,若不胜衣,而堪此选。'高祖曰:‘必有仲宣之才,亦不简其容貌。'以摛为侍读。”徐摛与宫体文学的关系,亦见于本传:“(徐)摛文体既别,春坊尽学之,‘宫体'之号,自斯而起。”这段故事发生在萧纲初入东宫时。萧纲从七岁开始,文学上接受的就是徐摛的培养;到萧纲二十九岁宫体诗出名时,徐仍被认为是宫体诗的老师。由此可见徐摛对萧纲及萧纲文学集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