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硝化系统和鱼的种类无关,和鱼的密度.喂食量、水体大小、过滤系统相关。在水中没有建立硝化系统时,水都会很浑,在建立硝化系统后会变的清澈,这是因为水中的硝化细菌、酵母菌、芽孢杆菌、光合细菌抑或是乳酸菌等多种细菌,都可以将水中的有机杂质等分解掉。
1,清洗滤材或换水后,在水中或者滤盒中添加硝化细菌, 干粉、胶囊或者液体。
2,清洗滤材或换水时,过滤棉简单的洗一下,瓷环等滤材应保留一部分(分批清洗),也就相当于保留了菌种,用原装水冲洗。
3,新开缸应在水中,加入适当的饲料,或者放养闯缸鱼,为硝化细菌繁殖提供营养,可以加速硝化系统建立的速度。
4,硝化细菌好氧,需要不停的打氧或者循环水。如果用的是复合菌,含有光合细菌,还需要一定的光照。
养好鱼的关键是过滤,而过滤主要是过滤鱼便,水里的毒素都是鱼便产生的。现在通用的水族过滤系统主要是上滤、滴流合、底滤、滤桶、侧滤、背滤,这些过滤系统形式是不同的,但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在缸外培养硝化菌的过滤系统。也就是说鱼便要抽取到那些滤体里才能进行硝化处理的,也才能把鱼便的氨清除。这些过滤系统需要通过缸内的水流才能把大部分的鱼便抽入滤体,通常需要配合造浪泵使用,造浪泵工作时鱼便会漂浮整个鱼缸,而把这些水体全部过滤是需要时间的,在这段时间里鱼便会有部分溶解在水里,污染水体使氨含量升高,鱼也就容易有病。所以经常需要用吸管及时地把鱼便吸取出来及经常换水,以减轻过滤的负担,这就增加了维护的难度和工作量了。百度永清过滤了解一下,这系统有自动清理鱼便的功能,会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