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不再发生余震的时间是不固定的,可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一些地震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如果地震发生在原来地震的地震带上,而且震级小于主震震级,那么这样的地震可能会被视为“远期余震”,持续时间可能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然而,也有一些地震是短期的,可能在主震后的一两天内就会发生一系列余震。例如,1945年9月23日,河北省滦县发生6.25级地震,在接下来的半年中,不断有余震发生,持续时间长达半年之久。
总之,地震后是否会发生余震,以及余震的持续时间,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地震的规模、地震带的特点、地质构造等。因此,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时间点来回答这个问题。
持续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几个月的时间甚至更长。
28日12时至29日12时,汶川地震主震区监测3.9级以下余震219次,无4级以上余震。主震区已累计监测到余震9130次。
科研人员研究了在1984年至2002年间,发生在南加州的数千次地震中主震之后的2至6次余震的精确数据。他们发现,在距离震中50km之外,余震的发生数量急剧下降。更确切地说,他们发现至震中距离与余震次数约呈指数-1.35左右衰减。 他们说这意味着一个平稳的量引发了整个运作过程,在50公里的距离中静态压力的改变几乎可以忽略不记,因此“动态应力”是余震的罪魁祸首。他们还指出,地震波在距离上的衰减遵循指数规律。
等到老天爷不生气了就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