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一:保护指甲
现如今,爱美的姑娘动不动就喜欢在指甲上做文章,不过这不是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古代人也很喜欢留指甲、保护指甲。
这是因为,中国古人对女性手指的审美标准主要有三点:尖、长、白。肤色白是天然形成的,所以,想要后天弥补,只能在“尖”和“长”方面做文章,这就是女人留指甲的直接目的——让指甲延展手指,使得手形看起来又尖又长。
不过,蓄甲可不单单只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表达自己养尊处优的地位,只有家境好、不需要做事的人才有资格留指甲。
但是,女性都知道,留长指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过程中指甲极易断裂,所以保护指甲就显得尤为重要。就拿慈禧太后来说,她每天晚上临睡前要用热水先把指甲泡软,用工具校正,再用小刷子把指甲里外刷一遍,最后用翎子管吸上指甲油涂抹均匀以保护指甲。
如此麻烦养护出来的指甲自然需要倍加呵护,一个坚硬的保护套必不可少。于是后来就发展出花样繁多的护指。
原因二:装饰美观
护甲套之所以变得越来越好看,还和古代妇女的服饰有很大关系,尤其是满清妇女。那个时候,贵妇们梳着高耸的发髻,穿着厚达四、五寸的高底鞋;上衣袖口长到把手背遮盖。
试想一下,如果袖子下面露出的手指又短又粗,肯定是不和谐的,而戴上护指套,手就变得纤长起来,整体和谐统一,更加好看,所以到后来,护指套的款式越来越丰富,在实用的基础上,逐渐向精致、美丽、华贵的趋势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
原因三:身份象征
指甲套乍一看都差不多,但是其实对于有一定级别的女人来说,是有很大区别的,被皇帝宠幸过得、没被宠幸过的、生过孩子的、没生过孩子的,她们所戴的指甲套都是不一样的。
由于等级的不同,制造的材料也就不一样,有金、银、玉、玳瑁、铜、搪瓷等多种材料。身份越尊贵的妃子,自然戴的也就是越高级的材料,制作细节也会越精致。
就比如慈禧太后的指甲套就有文字记载,《我眼中的慈禧太后》提到,慈禧太后指甲套是戴在“中指和无名指上,左手的甲套是翠玉做的,右手的是黄金的,镶嵌着红宝石和珍珠。”如此奢华的护甲套,也只有太后级别的人才能“享用”。
慈禧推动指甲套的流行
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美甲人物是慈禧太后,将装饰性的金属或者景泰蓝假指甲套于小指,无名指上,以增加其指甲的长度,显示其尊贵地位。所以,指甲套是在咸丰年间流行起来的。
据慈禧身边的侍女荣姑娘讲,慈禧每天护甲要经过好几个步骤:
1. 用太医开的中药方子,熬水泡手;
2. 泡完趁着指甲柔软时,用小挫子给指甲修正;
3. 修完再用小刷子里里外外洗刷一遍;
4. 最后再用国外进口的银白色指甲油均匀涂上。
这还不算完。为避免指甲被折断,慈禧临睡前要套上黄缎做的套子,白天则戴上金银质地的护甲。
一、彰显地位
古代中国地位较高的男女都有留长指甲的习惯,以此来显示他们无须劳动,男士则显示他们的雄性力量及身份地位。当指甲达到一定的长度,则容易折断或受到损坏,于是便有甲套的出现,为了满足长指甲的需求,就有了长长的护甲套的产生。
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宫贵妇们更是用镶珠嵌玉的豪华金属或者景泰蓝指甲套,以保护他们精心留饰的指甲。
二、形象需求
清代传世的指甲套很多,这可能与满族妇女的盛装有联系。满族贵妇梳两把头,发髻高耸向上伸延;厚达四、五寸的高底鞋将脚部托起;上衣袖口呈马蹄状将手背遮盖;双手饰戴纤长的护指,可以达到与服饰和谐统一的装饰目的。
满族贵妇的盛装十分适合护指的饰戴。所以清代十分流行,同时在实用的基础上,逐渐向精、美、贵的趋势发展,使女性的护指套形成一种文化。
扩展资料:
护甲套历史
中国古代妇女蓄指及饰戴护指套的传统由来已久,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护指套是吉林省老河深地区出土的汉代金护指。它是由薄薄的金片卷曲而成,呈螺旋状向上延伸,粗细长短可任意调节,简练而实用。
盛唐时期的贵族妇女除重视不同形式的发型以外,在精心修饰面容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手的装饰。当时的男子对于女性美的评判标准不光是丰腴的身段和娇好的面孔,还很在乎女性的双手。
唐代诗人韩翭专作《咏手》诗来赞美女性的双手,其中有“腕白肤红玉笋芽”,玉笋芽即是赞美、形容女性纤柔修长的指尖,如刚生出的鲜嫩笋芽一样。
清代用金银做成指甲套,纹饰极为精美华丽,种类丰富。本图为清代的指甲套(也称“护指),从左至右依此为清代玳瑁嵌珠宝翠玉葵花指甲套、金护甲、清代玳瑁嵌珠宝花蝶指甲套、清代玳瑁嵌米珠团寿指甲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指甲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护甲套
古代中国地位很高的男人、女人都留起长的指甲,显示他们无须劳动,男士则显示他们的雄性力量及身份地位。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宫贵妇们更是用镶珠嵌玉的豪华金属或者景泰蓝指甲套,以保护他们精心留饰的指甲。中国妇女在古代由于文化和环境的约束,不可能有专业的美甲师,这种美容、美发、美肤、美甲的工作一般由母亲传授,姐妹之间交流,婢女协助完成.
在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美甲人物要数清朝时期,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将装饰性的金属或者景泰蓝假指甲套于小指,无名指上,以增加其指甲的长度,显示其尊贵地位。那装饰性的金属或者景泰蓝假指甲上雕刻着图案,非龙即凤,大概便是我们初识彩绘的雏形。现在还留存的金錾古钱纹指甲套足以证明其奢华。
其二,这个带假指甲是从明代开始流行起来的,有书可查。
其三,带假指甲一方面有尊贵的意味,另一方面也是当时慢慢流行的一个因素,例如现在流行传吊带还是裙子一样。
其三,古代不但是女子,男子也有留长指甲的风气,尤其以商贾、富家子弟、公侯子弟等等为主,记得明朝一个什么笔记还记录过此事。
其四,彩绘指甲当从后宫传出,具体目前还无考证,也不排除后宫的寂寞所致。
古代中国地位很高的男人、女人都留起长的指甲,显示他们无须劳动,男士则显示他们的雄性力量及身份地位。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宫贵妇们更是用镶珠嵌玉的豪华金属或者景泰蓝指甲套,以保护他们精心留饰的指甲。中国妇女在古代由于文化和环境的约束,不可能有专业的美甲师,这种美容、美发、美肤、美甲的工作一般由母亲传授,姐妹之间交流,婢女协助完成.
在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美甲人物要数清朝时期,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将装饰性的金属或者景泰蓝假指甲套于小指,无名指上,以增加其指甲的长度,显示其尊贵地位。那装饰性的金属或者景泰蓝假指甲上雕刻着图案,非龙即凤,大概便是我们初识彩绘的雏形。现在还留存的金錾古钱纹指甲套足以证明其奢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