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的质量好与否,除了总养分含量和氮、磷、钾各自的单养分比例外,作为营养元素的氮、磷、钾养分的在肥料中的存在形态也和施用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也是衡量肥料品质的一个比较重要指标。 由于国家规定肥料在标明养分含量时,对其中的氮磷钾养分存在的形态并没有明确的要求,因此,往往被人们忽视了这些重要营养成分的形态。例如对氮的含量就是一个例子,并不要求标明其中有多少铵态氮(NH4+-N),多少硝态氮(NO3--N),多少尿素态氮。 下面针对氮磷钾在肥料中存在的主要形态及各自的作用分别加以说明: 一、 氮的主要形态 肥料中的氮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 铵态氮 硝态氮 尿素氮(或酰胺态氮) 大量研究及田间表明,植物可以大量吸收的氮,是铵态氮和硝态氮,也可吸收少量有机态氮,如尿素和结构比较简单的氨基酸。 铵态氮是还原态,为阳离子;硝态氮是氧化态,为阴离子。它们所带的电荷不用,在土壤中的行为以及对植物的营养特点也不一样。不能简单地说哪种形态好,哪种形态不好。它们的好坏与施用条件和作物种类等有关。铵态氮在带阴离子的土壤胶体中容易被吸附,而硝态氮则不能被吸附,具有更大的移动性。硝态氮被植物吸收后,要经过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还原成铵态氮后,才能进一步合成氨基酸。不同作物施用两种形态氮的反应往往不一。水稻施用铵态氮的效果比硝态氮好。因为水稻幼苗根中缺少硝酸还原酶,对硝态氮不能很好利用。除水稻本身原因外,水田中施用硝态氮易于流失,而且在淹水条件下的反硝化作用也是氮素损失的原因。因此,在水稻田施用硝态氮肥,有资料认为其肥效只有铵态氮肥的60%—70%。而与此相反的是烟草和蔬菜,它们是喜硝态氮的作物。硝态氮肥极易溶解,在土壤中活动性大,能迅速提供作物氮素营养,同时,又易于流失,肥效较短。这种特性符合烟草的要求,叶片要生长快,在适当时候又能落黄“成熟”。而且硝态氮有利于烟草体内形成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烤出的烟叶品质好,燃烧性好。蔬菜施用硝态氮产量高,如硝态氮低于肥料全氮的50%,产量明显下降。因此,生产烟草、蔬菜专用肥时,氮肥中要有一定比例的硝态氮。但由于在土壤水分、温度、通气条件适宜时,铵态氮可经硝化作用,氧化成硝态氮。所以,烟草、蔬菜也不是绝对不能施用含铵态氮的肥料。另外,施用硫酸铵等生理酸性肥料作物生长不好,往往不是由于铵态氮肥不宜,而是由于生理酸性造成的。尿素是生产干粉法粒状复混肥常用的氮源,施入土壤后一般要经过脲酶水解,转化成铵态氮肥,才能被植物大量吸收利用。 二、肥料中磷的主要存在形态 1.总磷(或称全磷) 即肥料中总五氧化二磷(P205),指肥料中所含的全部五氧化二磷,包括可溶性五氧化二磷和不溶性五氧化二磷。 2.有效磷 即有效五氧化二磷(P205),指肥料中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的五氧化二磷量,也就是可溶性的五氧化二磷的量。可溶性五氧化一二磷又分为两类:一类是水溶性五氧化二磷,即肥料中可被水溶解的五氧化二磷的量。另一类是拘溶性五氧化二磷,即肥料中可被拘椽酸(柠檬酸)或拘椽酸按(柠檬酸铰)溶液溶解的五氧化二磷的量。 枸溶性五氧化二磷的肥效,因土壤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用于酸性土壤或微酸性土壤效果很好,用于中性土壤也还可以;但用一于碱性土壤,肥效就不太显著,而且作物吸收也较缓慢。水溶性磷肥和柠檬酸溶(枸溶)性磷肥都是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一般说水溶性磷肥适宜施用于所有土壤和作物,而枸溶性磷肥在酸性土壤上,尤其在酸性旱地上也有很好的肥效。在我国关于磷酸铵的国家标准中对水溶性磷有严格的要求,一般要占有效磷的80%—90%,料浆法磷酸一铵要求水溶磷占有效磷65%以上。连二次加工的复混肥料(GB15063-94)水溶磷也必须占有效磷的40%—50%以上。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作物幼苗期需磷较多,而根系尚不发达,尤其在缺磷的土壤上如果没有足够的水溶磷,作物就生长不好。因此,在碱性的缺磷土壤上,种植越冬作物或生长期短,根系不太发达的作物,应当选择含水溶性或高水溶率磷的复混肥。反之,磷的水溶率显得不太重要。由于生产水溶率高的含磷复混肥要较高的成本,产品价格较贵,少数厂家往往降低了要求,以致在局部地块造成作物生长不好的情况。化肥是集中生产,分散到千家万户使用的产品,什么条件都可能遇到,对此不能掉以轻心。 三、钾的主要存在形态。 几种常用的钾肥均为水溶性钾肥,钾素的有效形态为钾离子(K+),而溶伴的阴离子不同(Cl-或SO42-),对复混肥的施用效果有一定影响。
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加速谷类作物分蘖和促进籽粒饱满;促使棉花、瓜类、茄果类蔬菜及果树的开花结果,提高结果率;增加甜菜、甘蔗、西瓜等的糖分;油菜籽的含油量。
基本原则
1、尽可能减少与土壤接触,宜集中施肥,如条施、穴施
2、尽量增加与根系接触的机会
3、减少被土壤铁铝固定
施肥方法
磷肥一般作基肥施用,相同条件下,土壤速效磷含量越高,磷肥肥效越低,磷肥在一般缺磷土壤上对几种主要作物的适宜用量范围:粮食作物、甘薯、马铃薯、棉花亩用磷肥(P2 O5)(4-6) kg,花生、油菜、大豆、黄麻、茶树(3-5)kg,西瓜(2-4)kg,烟草(1一3)kg,甘蔗(6-8)kg,果树每株为(0. 2一0. 3)kg.当发现作物表现缺磷症状时,采用叶面喷施磷肥,使磷通过叶面的气孔或角质层进人作物体中。水稻、麦类等禾本科作物可用2%一3%的浓度,油菜、蔬菜可用1%的浓度。也可使用磷酸二氢钾0.25%的浓度,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傍晚未上露水前喷施,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五氧化二磷在肥料中具有多种作用。
首先,五氧化二磷可以作为有效的肥料添加剂,为植物提供磷元素。磷是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之一,参与光合作用、能量传递、DNA和RNA的合成等关键过程。五氧化二磷可以被植物根系吸收并转化为可利用的磷酸盐形式,供给植物使用。
此外,五氧化二磷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它可以与土壤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促进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和矿物质的溶解,释放出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
五氧化二磷还能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植物的新陈代谢;促进植物的营养吸收和利用,促进植物的再生和繁殖,提高植物的产量;促进植物的光合功能,改善植物的机体结构,使植物生长健壮,果实优质;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抗病能力和抗寒能力,使植物抗环境胁迫,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因此,五氧化二磷在肥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植物生长和发育有积极的影响。
做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