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损坏他人财产一千元以内通常会被勒令赔偿,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情节较为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第九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
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1000元,尚不够刑事处罚,不定罪处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扩展资料:
案例:泄愤用胶水堵锁孔 已构成故意毁坏他人财物
为泄愤用万能胶水堵邻居家锁孔,结果换来行政拘留5日,一小区住户男子,阳台时而飘进异物弄坏衣物,便怀疑是楼上住户所为。
为泄愤,该男子竟然用万能胶水堵塞楼上两住户门锁孔,造成两家门锁损坏,无法开锁进屋。民警介入查处,因该行为已构成故意毁坏他人财物的违法行为,警方依法对该男子处予行政拘留5日。
6月14日下午4时许,家住柳州市航银路金山丽园的6楼家主车先生,回到家后发现门锁孔被人恶意用胶水堵塞,无法开门进屋。车先生只好请来开锁公司人员强行破锁进了屋。是谁这么缺德,为了找出作案人,车先生调出安装在家门口的监控,发现是4楼家主陈某所为。
于是向管辖区五里卡派出所民警报案。当天下午,5楼住户李某晚一点回到家,也发现门锁孔被堵,也向警方报案。接到报案后,民警通过走访调查,并调取车先生提供的录像监控,确定陈某有作案重大嫌疑,遂将其传唤到派出所接受调查。
面对证据,42岁的男子陈某,承认利用502万能胶水堵塞门锁之事。民警了解到,陈某家阳台没有安装玻璃,很容易从外面飘东西进阳台。之前因陈某与楼上两家住户发生过纠纷,多年来一直不讲话,多次有蚊香灰飘进阳台弄脏挂晒的衣物,让陈某心里一直对楼上的两家住户耿耿于怀。
14日上午,陈某到阳台收衣服,又发现被蚊香灰弄脏了衣物,他心里很生气,决定报复楼上的两家住户,他找出家里用剩的502胶水,先后将楼上的602室、502号室的门锁孔眼用胶水塞满。
胶水用完后,陈某将瓶子丢进小区楼下的垃圾桶。陈某以为无人知晓,谁知却被监控拍下,没想到下午民警就找上了门。陈某所为造成两家住户门锁损坏,各门锁价值为180元,合计360元。
面对民警的质问,陈某称,想用这种方式给楼上这两家住户一点颜色看看,以平衡自己的心态,却不知道他的行为已经违法,为解心里一口气,陈某被警方行政拘留五天,损坏门锁费用由双方自商解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参考资料: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参考资料:人民网-泄愤用胶水堵锁孔 已构成故意毁坏他人财物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1000元,尚不够刑事处罚,不定罪处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处以行政处罚。
相关的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法律分析】:故意损坏他人财产一千元以内不构成犯罪,但是是违法的,行为人要被处罚。一般会被勒令赔偿,如果是违法情节较轻的话,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如果是违法情节较为严重的处五天之十天之间的拘留,可以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是违法情节较重的话,行为人会被处十天至十五天之间的拘留,还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不会判刑,五千以上才构成犯罪,一千以内民事处理或者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