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是指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WHO的定义)。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是发生溃疡和坏疽,少数为Charcot骨关节病和神经性水肿。糖尿病足部溃疡( diabetic foot ulcer, DFU)是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下足部迁延超过2周的创面,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伴或不伴感染。
1972年,Roveeti提出了“湿性创面愈合”理论,即湿性创面环境能够加快上皮细胞增生移行的速度促进创面愈合。20世纪80年代,机体中多种生长因子包括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表皮生长因子(EGF)、角质生长因子(KGF-2)等对创面极强的修复作用得到认识并逐渐应用于临床。国外近年来提出“创面床准备(wound bed preparation, WBP)”概念,对创面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全身性和创面局部的评估),着重于去除创面的细菌性、坏死性、细胞性负荷和应用敷料、生长因子、酶类等主动创造一个相对适宜的创面微环境,加速创面愈合或为进一步的手术治疗做好准备。
糖尿病足的高危患者:通过询问病史和临床检查可检出的危险因素如下,①有溃疡或截肢史,②极少与社会接触,③缺乏教育,④保护性感觉受损(单丝检查),⑤振动感觉受损,⑥跟腱反射缺如,⑦胼胝,⑧足畸形,⑨不适当的鞋袜,⑩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糖尿病足伤口的处理(清创):
清创是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首要步骤,治疗的关键是清除无活力的感染组织,包括坏死的骨质和溃疡周围的胼胝,直到出现新鲜健康的组织边缘。如果溃疡面较大,应在手术室内清创,锐性削除坏死组织,创面可以扩大1~2cm,将周围过度角化的皮肤组织一并去除。然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提取深层次组织样品,无菌敷料包扎。
⑴ 锐性清创可以达到下述治疗目的:①清除胼胝,减轻足底压力;②显现溃疡真正的面积;③去除所有影响上皮组织从溃疡边缘生长的物理阻碍因素;④防止溃疡愈合口生成胼胝,因其会影响排脓并造成感染;⑤引流脓液,清除坏死组织;⑥尽可能取深部组织进行显微镜检查及培养检查;⑦将慢性溃疡转为急性溃疡以促进愈合;⑧组织学检查排除肿瘤。清创治疗后,创面保持湿润,有利于上皮细胞快速移行覆盖创面,并促进创面微血管形成和结缔组织形成,促进溃疡愈合。
⑵ 清创的原则:①避免局部麻醉,②彻底清除失活组织,③切开受累腱鞘或筋膜,④尽量不切开承重部位表面,⑤尽量保留跖前部的第一趾和第五趾,⑥足部病损常伴有肌腱、骨、关节或韧带的暴露应尽快闭合开放性伤口,保持湿性环境,⑦加盖敷料或包扎绷带不宜过紧。
⑶ 常用的局部创面用药:有生理盐水、稀释后的抗生素、抗微生物霜膏、酶类和生长因子等。
⑷ 常用的局部创面敷料:纱布、非粘性敷料、自主性敷料、含尿素的敷料、水胶体敷料、藻酸钙敷料、胶原和含银敷料等。理想的敷料应具有以下重要的特性:①高度舒适性,②低体表水汽通透率(每小时每平方米敷料通透的水汽<35g ),③促进坏死组织自溶,利于清创,④刺激血管生成,⑤防水渗透,⑥具有细菌屏障,⑦抑制细菌含量,⑧便于术者操作,⑨操作时无痛,⑩适应行走的压力。
⑸ 生物/组织工程合成的人工皮肤如Dermagraft、Apligraft和Xenograft等疗效较好,但价格昂贵。
⑹ 溃疡创面处理原则:应根据溃疡的不同表现加以区分,敷料的选择应根据溃疡的范围及深浅、是否有组织缺损和骨质暴露、肉芽生长和表皮愈合情况、创面渗出量和是否有潜在窦道、感染程度和痂皮范围等。
可用云南白药中的保险子外用可治好。
它是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然后由感染从浅到深的溃疡所致的感染,叫烂脚。所以治疗包括:
1、控制血糖在比较稳的范围内,然后结合营养神经治疗,改善血管循环;
2、清创;
3、抗感染治疗,不是单纯的拿药膏贴就可以。
及时去医院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