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是装在机头,发动机的正上方,通过机枪协调器和发动机联动以避免击中自家螺旋桨。有的也在机翼上面,有一定的夹角以便让弹道能够在前方汇集起来。有些双发战斗机因为发动机在机翼上,所以直接在头部安装机枪和机炮。也有极少部分会在中空的螺旋桨桨轴后部安装一门机炮,桨轴内径略大于炮管
这几种方式各有优劣,第一种能保证命中率,但机枪协调器限制了它的射速;第二种没有这个顾虑,但为了确保命中率,飞行员必须尽可能精确地估算目标和自己的距离,要尽量确保目标在自己两侧机枪的弹道汇集点上,瞄准困难;双发战斗机就显得轻松多了,后期喷气式战斗机出现之后由于不需要考虑螺旋桨的问题,所以可以直接在机头安装武器
在二战时期,战斗机的机枪安装位置因机型和武器系统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机枪安装位置:
1. 机身头部:对于许多战斗机,特别是双发战斗机,如P-38,机头前端位置没有设置发动机,正好可以集中配置武器。这种位置的机枪可以提供前方火力,并能通过差动器装置解决可能误击前方螺旋桨的问题。
2. 机翼前缘内部:对于单发战斗机,机头位置的空间有限,无法配置更多的机枪。因此,为了加强火力,大多数战斗机会在机翼前缘内置配置四到六门机枪。
3. 机翼下方吊舱:少数机型,如德国的斯图卡俯冲式轰炸机,采用了机翼外挂机炮吊舱的方式配置两门大口径机炮,从而具备更强的对地攻击能力。
4. 驾驶舱后部:在驾驶舱后部配置机炮或机枪的情况一般出现在海军的舰载鱼雷机或攻击机上。这种机型通常由2-3人组成的机组进行长距离的飞行任务,最后方的成员负责操作机枪。
5. 机身周围:对于远程轰炸机,如美国的B-17轰炸机,为了进行地毯式战略轰炸任务,通常采用大编队飞行。每个轰炸机都携带了大量的自卫机枪或机炮,分布在机背、机腹、机尾、机身两侧等位置,以提供全方位的自卫火力。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位置和方式,如机枪协调器和发动机联动以避免击中螺旋桨,或者在发动机上方安装机枪等。这些位置和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机型、任务需求以及技术限制等多种因素。
二战主流的单发战斗机(光学瞄具+多挺机枪/机炮)都是翼根安装武器,当然也不排除P39那种非主流,把机枪安装在中空的螺旋桨轴里的
早期装在引擎旁边,中后期装在两侧机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