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雨水为正月中,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三月二十日到二十二日是春分,春分是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之一。春分这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地球各地的昼夜时间相等,所以古代春分秋分又称为日夜分,民间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谚语。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4月20日或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谷雨在黄河中下游,不仅指明了它的农业意义,也说明了“春雨贵如油”。
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立夏时节,万物繁茂。“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而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则刚刚进入春季。十月八日到九日是寒露,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的传统。
今天是立夏,我开心极了,因为又可以烧野火饭了.
清早,我就去把所有的合作伙伴叫到了我家里,商量怎么分工.她们抢着说:“我来烧火.”“
我去拣柴.”没有办法,我只好依了她们,说:“剩下的就由我和哥哥来做了.”
接着,我和哥哥再商量了一下也分了分工:他负责买东西,我负责切,然后两个人一起剥和清洗.分工结束,大家就各自行动起来.
哥哥骑着自行车迅速地跑到菜市场去买来了豌豆、咸肉和笋,还有香肠、饮料.然后,他马上骑车回家,把东西给了我.我接过物品,拿起香肠把它的外衣给撕去,然后切成一片一片的.这时,哥哥也不闲着.他拿起豌豆荚放在桌子上剥了起来.妹妹去房屋后面的地里拣柴火.她拣了许多,足够烧一次野火饭了.小吴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提前做,因为她负责烧火.现在她也没有闲着,主动到我哥哥那边剥豆子.接着,我切咸肉,剥笋,然后切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