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大程度的自发反应是因为这是个可逆反应,不能够完全反应,并且还有一部分氯气溶入水中有很多化学反应,仅仅从化学方程式上来判断化学性质的强弱可能会有问题。
要从本质上看,是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这要从化合价来判断,因为氯气中的CL是零价,次氯酸中的氯离子是整一价,从得失电子能力上判断低价的比高价的还原性强。
因为微粒要趋于稳定,之所以取不同的名字是因为随着离子极化(高中可以理解为电负性差值)的不同,形成的物质在某些性质上表现出差异(比如电离)。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
3、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氯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溴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碘酸
高溴酸>高碘酸>高氯酸,高氯酸和硫酸特别类似,稀溶液根本没有氧化性,和金属反应只生成氢气,浓溶液(大于70%)有比较强的氧化性,可以溶解金,自身被还原成氯氧化物,高碘酸有强氧化性,可以把二价锰氧化成高锰酸根,高溴酸氧化性变态强,一般的还原剂没有他干不掉的,首先高氯酸和高碘酸都有纯酸,但是高溴酸不存在纯酸,浓度超过55%就会迅速分解,2HBrO4(浓)=2HBrO3+O2(g),这一点就说明高溴酸很不稳定,氧化性很强,另外高溴酸和铁反应甚至能生成高铁酸(铁显+6价),高溴酸氧化性强的原因主要是4s2惰性电子对效应,4s层的两个电子被屏蔽了不易成键,使+7价的溴稳定性急剧下降,综上高溴酸>高碘酸>高氯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