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青区北面以和宜合道、城门道、青山公路及德士古道为界,南面以呈祥道为界,西面以德士古道为界。面积1,991公顷。
春季(三月至五月中旬)
穿着轻便的夹克即可因应夜晚的温度的变化,平均温度在摄氏18-27度(华氏64-80度),相对湿度平均维持在82%。
夏季(五月下旬至九月)
夏季天气炎热潮湿,平均温度约摄氏26-33度(华氏78-91度)而相对湿度近86%,户外适合穿着短袖及棉质衣物,室内或餐厅内宜携带薄外套以因应空调温度,穿戴帽子或雨伞可阻隔阳光日晒。
秋季(九月下旬至十二月上旬)
秋季平常有清澈的天空与晴朗的气候,在这个时节宜着短袖及轻夹克,平均温度在摄氏18-28度(华氏64-82度),相对湿度平均维持在72%。
冬季(十二月中至二月)
平均相对湿度维持在72%,然而其平均温度在摄氏14-20度(华氏57-68度),温差可达摄氏10度(华氏50度)天候寒冷,所以宜着毛衣与外套大衣。
“葵青区”北面以和宜合道、城门道、青山公路及德士古道为界,南面以呈祥道及荔景山路为界,西面以德士古道为界。面积1,991公顷,人口约486,000人。区内逾75%的居民居于公共屋邨。
接近九龙西北的葵涌九华径,由于山势险要,曾多次于暴雨时发生山泥倾泻。该区由于邻近河谷,蚊虫滋生特别活跃,因此登革热和全港最高的诱蚊产卵指数曾在该区出现。
深水埗区、沙田区和葵青区的交点位于蝴蝶谷,即是在已落成的八号干线上。
葵青区的填海地颇多,而葵芳、葵青货柜码头及醉酒湾工业区也建于填海地上,荔景、葵盛、石篱、石荫和青衣大部分则属于山地,中葵涌和旧荔园与九龙接壤的地方属于河谷的冲积平原。
葵青区过去由多个小岛(包括芒洲)、德士古半岛和青衣组成。葵涌填海后,多个小岛和德士古半岛已不能再被辨认,现在葵青区只有一个大岛──青衣岛(包括已被接连的牙鹰洲)。
葵涌以南填海后,原本属深水埗区的海域,部分变成葵青区的土地,并把昂船洲分开为属葵青区的昂船洲西部和属于深水埗区的昂船洲东部。
葵青区海域虽然位于新界,其大部分海域仍被香港政府定义为维多利亚港范围,都会区。
另外,很多时被视为荃湾区的大窝口邨,醉酒湾及华人坟场实为葵青区范围(港铁大窝口站在青山公路以北地区,及大窝口工厂大厦(已拆卸)在德士古道以西地区,则属于荃湾区);很多时被视为葵青区的梨木树邨、油麻磡村一带反而属于荃湾区。
此外,若以地理位置作考虑,葵青区更是香港陆地版图的正中心所在[1](更准确的地点则为葵芳葵涌运动场一带),参见香港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