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自己去查江西人事考试网 ,我给你看看样题:
江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试题及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
下列各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并在机读答题卡上将题号下面相应的字母涂黑。(每小题0.5分,选错不得分)
3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D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个人和群众的关系问题
C.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5.D 【解析】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
36."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这是(C )的一种观点。
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社会学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36.C 【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唯物主义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归根结底,是物质世界的产物。意识的存在依赖于人类的存在,只有人类的存在,意识才会存在,这一观点也正是唯物辩证主义的观点。
37."张三、李四、王五都是人",表明(A )。
A.任何个别都是一般 B.个别完全包括在一般之中
C.一般包括在个别之中 D.一般就是个别
37.A 【解析】一般是从个别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具有的特性。每个个别都具有一般的共性,所以每个个别都是一般。但是个别还具有一般所不包括的特性,所以一般不是个别,也不能包括个别。
3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客体是指( C )。
A.客观存在的所有事物的总和 B.物质世界的一切事物
C.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D.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
38.C 【解析】认识的客体是进入人的实践领域并与主体相关联的客观存在,即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主要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形式。
3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基础是( B)。
A.客观事物 B.社会实践 C.客观规律 D.实践客体
39.B 【解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有质的区别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样,理性认识必须应用到实践中来,才能改造世界,所以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40.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处于统治地位,其根本的原因是(D )。
A.他们掌握了国家政权 B.他们掌握了宣传工具
C.他们在政治上占统治地位 D.他们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
40.D 【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要通过政治上层建筑来体现并保证其实现。
41.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标志是党的( B )。
A.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四大
4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根本条件是(A )。
A.生产力高度发达 B.坚持和完善公有制
C.实行按劳分配 D.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43.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C )。
A.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B.概括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C.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D.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44.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必须以(C )为中心。
A.经济增长 B.发展速度 C.经济效益 D.平衡比例
45.农业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发展中起( D )作用。
A.决定 B.主导 C.稳定 D.基础
46.我国现阶段不能实行单一公有制的根本原因是( B )。
A.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生产力状况
C.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D.实行按劳分配
47.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 D )。
A.企业 B.市场 C.银行 D.政府
48.选择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关键是正确选择( A )。
A.资源配置方式 B.所有制形式
C.经济决策方式 D.利益调节方式
49.购买债券得到的利息收入属于(C)。
A.按劳分配的收入 B.剥削收入
C.按生产要素分配得到的收人 D.风险收入
50.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个论断指出了( A )。
A.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B.民主的社会主义内容
C.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D.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
51.列宁说过:"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这表明( C )。
A.公民的政治权利受到教育程度的限制
B.文盲和受过教育的人不享有同等的权利
C.文盲无法真实有效地参与政治
D.文盲无力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
52.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A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53.法的适用是指( A )。
A.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C.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法律的活动
D.法律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实现
54.( C )的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A.具有中国国籍且必须年满十八周岁
B.具有中国国籍且必须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具有中国国籍
D.具有中国国籍,年满十八周岁,且必须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55.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 B )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A.三十日 B.六十日 C.七十日 D.九十日
56.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的,行政机关可以每日按罚款数额的( A )加处罚款。
A.百分之三 B.百分之五 C.百分之六 D.百分之七
57.普通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 A )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人。
A.五年 B.七年 C.九年 D.十年
5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D )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59.我国《宪法》规定,(A )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A.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 B.总理、副总理、各委员会主任
C.总理、副总理、各部部长 D.副总理、秘书长
60.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 B )以下,但是不能少于( )。
A.①一年②三个月 B.①一年②两个月
C.①两年②三个月 D.①两年②两个月
61.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 A )调解。
A.不适用 B.适用
C.有条件地适用 D.有时可以适用
62.对省人民政府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 C )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 )。
A.①国务院②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B.①该省人民政府②只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C.①该省人民政府②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D.①该省人民政府②只能向国务院申请裁决
63.行政主体通过行政征收取得行政相对人的财产所有权的方式是( B )。
A.自愿有偿 B.强制无偿 C.强制有偿 D.自愿无偿
64.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 C )。
A.机构改革 B.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C.政企分开 D.加强党的领导
65.行政首长负责制的优点是( B )。
A.体现民主决策 B.减少扯皮现象
C.防止权力滥用 D.有利于集思广益
66.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的每届任期是( C )。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六年
67.城市居民委员会是( C )。
A.人民政协机关 B.行政机关 C.人民团体 D.政党机关
68.国务院有权任免的行政领导职务是( B )。
A.国务院各部部长 B.国务院各部副部长
C.各省省长 D.各省副省长
69.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的试用期为( C )。
A.三个月 B.六个月 C.一年 D.两年
70.国家公务员考核的重点内容是( D )。
A.德 B.能 C.勤 D.绩
7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处分的是( C)。
A.警告 B.降级 C.降职 D.撤职
72.目前实行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是( D )。
A.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B.质量技术监督系统
C.监察系统 D.国家税务系统
73.实用文体主题表现方法中"以意役法"的含义是(A )。
A.确立主题的统率地位 B.注重表意的方法
C.内容合法 D.意思的表示要得法
74.在说明的具体形式中,对客观事物进行的总体性、概括性的介绍解说是( C )。
A.解说 B.界说 C.概说 D.总说
75.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是( C )。
A.极密文件 B.秘密文件 C.机密文件 D.绝密文件
76.决定与决议的主要不同在于( C )。
A.规范性 B.领导指导性 C.生成程序 D.时效性
76.C 【解析】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而使用的公文,决议是公布经过讨论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而使用的公文,由此可见,两种公文产生的程序是不一样的。故正确答案为C 项。
77.某市人民政府向该市人民代表大会提请审议事项用( C )。
A.报告 B.请示 C.议案 D.函
77.C 【解析】议案是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正好符合某市政府向该市人民代表大会提请审议事项的要求,故正确答案为C项。
78.党的机关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件用( C )。
A.公告 B.通告 C.公报 D.布告
78.C 【解析】党的机关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件用公报。此题考查的是对公文分类的定义。
79.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用(C )。
A.指示 B.决定 C.意见 D.通知
79.C 【解析】所谓意见是指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一种公文形式。故正确答案为C项。
80.公文的成文时间通常是( A )。
A.领导签发时间 B.完成草稿时间 C.印发时间 D.用印时间
80.A 【解析】公文的成文时间又称为日期,指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通常以领导者签发的时间为准。
81.一件公文同其他公文相区别的最强的专指性标识是( D )。
A.文种 B.标题 C.主题词 D.发文字号
81.D 【解析】发文号其作用在于为检索和引用文件提供专指性较强的代号,为统计和管理公文提供依据。
82.同时向三个层级的上级机关行文,这时的行文方式属于(C )。
A.逐级行文 B.越级行文 C.多级行文 D.直接行文
D.不准、禁止
82.C 【解析】行文方式有逐级行文、多级行文、越级行文、直接行文等多种,多级行文就是同时向若干层级的上级机关或下级机关制发公文,包括直达基层组织和向人民群众公布。
二、单项选择题
41.B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与全面改革的进行,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42.A 【解析】"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基础,是前提和根本。它是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条件,是途径。
43.C 【解析】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44.C 【解析】经济效益即投入与产出的比率,经济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经济效益以经济发展速度为条件,经济发展速度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而结构是速度和效益的基础,质量是速度和效益的最终反映。
45.D 【解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农业生产如不能得到保障,则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46.B 【解析】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且发展不平衡,社会化程度的差别也很大,不同层次的生产力不相适应,客观上也要求发展多种所有制。由此可见,生产力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是我国现阶段不能实行单一公有制的根本原因。
47.D 【解析】我们建立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其中,市场经济起基础性作用,其主体是企业,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是国家,也就是政府。
48.A 【解析】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选择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关键就是正确选择资源配置方式。
49.C 【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除了按劳分配的方式以外,还包括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资产效益;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等等。
50.A 【解析】社会主义既是一种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新型经济制度,又是一种由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这两者分别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缺了其中任何一个,都不是完整的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
51.C 【解析】这句话的真实意思是指由于文盲所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水平低,会影响他们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因此无法真实有效地参与政治。
52.A 【解析】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
53.A 【解析】法律的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国家权力,把法律规范运用到具体人或组织,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种行使权力的专门活动。B项是法的执行,C项是法的创制,D项是法的实施。
54.C 【解析】我国《宪法》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55.B 【解析】《行政复议法》规定,复议决定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机关应该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
56.A 【解析】《行政处罚法》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处罚款。
57.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叛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
58.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59.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八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60.B 【解析】《刑法》七十三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不能少于两个月。
61.A 【解析】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涉及到行政诉讼法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适用调解原则。如果适用调解,有可能出现行政机关利用掌握的职权作出不利于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调解结果,不适用调解的原则更有利于起诉人,保障起诉人的合法权利。
62.C 【解析】《行政复议法》第十四条规定,对国务院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国务院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向国务院申请裁决,国务院依照本法的规定作出最终裁决。
63.B 【解析】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体以强制方式取得相对人的财产所有权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征收是强制性的、无偿性的。
64.C 【解析】政府职能转变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职能的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政企分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也是当前我国机构改革能否成功的必要条件。
65.B 【解析】行政首长负责制是指一个行政组织职权的行使,尤其是行政决策权依法由其行政首长单独做最后抉择的体制,其特点是:治权集中、责任明确、指挥灵活、行动迅速、减少权力冲突和内部摩擦。
66.C 【解析】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的每届任期由3年改为5年。故选C。
67.C 【解析】我国《宪法》规定,城市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行政机关,是社会团体。
68.B 【解析】首先国务院不能直接领导省级人民政府,也无权任免各省的省长和副省长。其次,国务院各部部长的任免要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由国家主席任免,故正确答案只能是B项。
69.C 【解析】新颁布的《公务员法》明确规定: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试用期为一年。
70.D 【解析】新颁布的《公务员法》规定: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 、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故正确答案为D项。
71.C 【解析】行政处分的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六种。所以C项降职不是行政处分。
72.D 【解析】实行中央业务主管部门垂直管理的部门是国家税务系统。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监察系统和质量技术监督系统都是各级政府领导下的职能部门。
73.A 【解析】"以意役法"就是真正确立主题的统治地位,主题一经确定就调动一切手段来突出它、表现它,这是公文写作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正确答案为A项。
74.C 【解析】说明中,有概说、界说、解说三种具体形式。其中概说是指对客观事物所进行的总体性的、概括性的介绍解说。对照选项,可知正确答案为C项。
75.C 【解析】公文按内容涉及国家的秘密的程度,可分为对外公开、限国内公开、内部使用、秘密、机密、绝密六类。机密文件是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