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德国由于冬季到来没时间灭苏联,1942年整年时间德军在干什么?时间还闲少吗?

难道是德军打不过苏军?不是苏军的对手?22:42 2008-10-17
2025-05-09 20:39:2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942年冬春季节苏军和德军在全线展开激战,苏军在莫斯科附近前进了150-300公里。
夏初,德军攻克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占领了克里米亚。
夏季,苏军在哈尔科夫发起进攻,但是却撞上了强大的德军,结果损失惨重,丢盔卸甲(当时苏军精锐兵员损失惨重——因为41年的突然情况。军官素质低下,武器也损失严重。尽管战役中苏军集中了大量坦克,但很多都是轻型坦克,而且即使是单车性能优良的T34等等,在可靠性,和成员的结合,以及指挥通讯等上面都有严重不足,根本不是德军对手)。
7月14日,被作为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开始,这天具体发生了什么不是很清楚(不记得了),但当时德军无疑在顿河河曲发起进攻。另外一支德军则杀向了高加索。
高加索方向,10月以后德军就没有攻势了。斯大林格勒,9月进入市区,10月15日接近成功,但最后士气崩溃,功亏一篑。一直争夺到次年被全歼。

列宁格勒方向,德军在这年完成了对列宁格勒的封锁。
斯大林格勒以北沃罗涅日地区,苏军发起过一次不很大的进攻,但是被阻止。

顺便说一句,41年,德军不能占领莫斯科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冬季,而是因为后勤。德军尽管战斗力强劲,但是其实总体上毛病也很多。尤其是拖拖拉拉的工程兵根本没有及时铺设窄轨(对比44-45年的苏军,表现显然太差)。这种情况下,强行推进到莫斯科的德军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缺乏后勤使得它没有办法在深远的方向取得突破,更不能合围,直接进攻城市无疑是下下之策。
相比之下,苏军冻死冻伤不德军还要严重,兵员质量肯定是远不如德军,但是其总体效率却比较高(得益于大纵深作战思想,相信系统的功效,这是德军军事科学欠缺的)。因此得以不断集中部队,最终进行反攻。

再说,就算德军占领了莫斯科,随着莫斯科以东环境更加恶劣,实际上德军的任何推进都只会更加困难,而苏联的工业早已撤向乌拉尔以东,而作为大俄罗斯核心的莫斯科又森林密布,德军并不能因此取得战争胜利。

回答2:

41年9月开始的雨季带来的泥沼迫使德国战车停下了脚步,苏联人发动的冬季攻势把德国人赶回了斯大林诺(不是斯大林格勒)一线,但总体来说德国主力尚存,列宁格勒仍然被包围,但由于楚门坎事件日本变相认输和偷袭珍珠港,远东战线得到巩固,斯大林抽调了远东部队为来年的战争做好了准备,而德国方面,小胡子也抽调了数支西线的海防部队并在国内进行了动员,以期待来年的攻势。

41年到42年的冬天,德国人和苏联人就在伏尔加河岸两边对望,比较惨烈的是列宁格勒,苏联人通过冰封的奥尼加湖把补给送到了列宁格勒,残酷的巷战吞噬着两国人的生命;

到了42年的夏天,小胡子下达了蓝色方案,目的在于夺取斯大林格勒和巴库油田,这次计划最后以破产而告终,失败的原因是苏联战争准备的完成和德军闪电战运用的失败,总的来说在宽大的战线上,苏联人的大纵深战略和大兵团团平行推进效果要好于德国的战略闪电战(确切地说是在宽大战线上实行闪电战难度太大,对于步坦协同,步兵协同,空地协同要求太高)再加上小胡子战略上的失误(把攻击巴库的坦克群调到了斯大林格勒,显然他小觑了斯大林抵抗的决心)

回答3:

由于1941年德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苏军也元气大伤。加上积雪融化,道路十分泥泞,双方部队的行动都十分困难。而到了夏季,双方又都在为一场更大的战役积蓄力量,所以42年没什么打仗

回答4:

42可发生了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啊!!谁说整年没事的???

回答5:

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