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锻模膛和终锻模膛的区别点有

2025-05-10 03:14:3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预锻模膛是用以获得与锻件相近的尺寸与形状的模膛。其主要作用一是减少终锻模膛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二是使金属易于充满终锻模膛;三是改善金属在终锻模膛中的流动情况,避免在锻件上形成折纹等缺陷。但采用预锻模膛,若与终锻模膛在同一锻模上,会产生偏心打击,而且造成制模费用加大,增加打击次数,降低生产率。由此可见,预锻模膛是否采用,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一般来说,在锤上模锻时,预锻模膛常用于形状复杂,难以充满和易产生缺陷的锻件。而摩擦压力机模锻,预锻模膛采用情况与锤上锻模相同,不过只适用于单腔模锻,即预锻模段应单设在另一锻模上,对于胎膜锻,除了可使用锤上模锻那样的预锻模膛外,也可在终锻模膛上直接预锻,锻成一定形状后切去飞边,重新加热后在进行终锻。再设计预锻模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锻件高度较小的突出部分,在预锻时可以简化或不锻出,以免终锻时在该处造成折纹。2.预锻模膛一般不在四周设飞边槽,但在预锻模膛的侧面应与终锻模膛开有相接的连槽。3.预锻模膛的斜度一般与终锻模膛的出模斜度相同。4.预锻模膛各处,应比终锻模膛相应处设有较大的圆角,以便于金属的流动。5.预锻模膛的钳口与终锻模膛的钳口基本相同,但当两个钳口间的间距小于15mm时,最好使用一个公用钳口。设计预锻模膛与终锻模膛一样,只标出相应形状的位置,特殊要求及相应尺寸即可,其余尺寸应与热锻图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