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什么开始喜欢卫子夫,后来又不喜欢了?

2025-05-11 11:57:14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汉武帝对卫子夫是一见钟情,后来是利益共同体,最后是卫子夫绝望自杀。所以,汉武帝其实也不是不喜欢卫子夫了,只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汉武帝选择了自己的利益。

  


  汉武帝的原配不是卫子夫,他有一个青梅竹马的陈阿娇,这一对帝后,还有一个“金屋藏娇”的浪漫爱情故事,本来是两小无猜、门当户对的恩爱夫妻,却活生生被窦太主刘嫖给生生造成一对怨偶。

  因为刘嫖对汉武帝称帝有功,所以连带着陈阿娇嚣张跋扈起来。


  汉武帝作为一个有雄才伟略的君主,大男子主义肯定跑不了的,陈阿娇三天两头地给他甩脸子,不说他作为一个君主,就是作为一个普通男子也接受不了。

  再加上,陈阿娇多年无所出,在古代母以子贵的时代背景下,陈阿娇的失宠是必然的。

  汉武帝在前朝操劳,回到后宫当然只想放松,在陈阿娇那里是无法找到他要的温暖的,不过幸好,他还有一个好姐姐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看自己的弟弟多年无所出,也是非常着急,对弟弟内心的苦闷,身为姐姐当然也是感同身受,所以,平阳公主为弟弟的感情多方奔走,在民间搜罗了一大堆色艺双全的美女,就想为弟弟挑选一朵温柔的解语花,让弟弟苦闷的内心能够得到缓解。

  就在汉武帝到平阳公主家歇息的时候,平阳公主安排了一堆美女供汉武帝挑选,可是汉武帝一个都没看中。

  反而是一位长发飘飘的婢女引起了汉武帝的注意。

  她温柔娴静,不争不抢、不卑不亢的气质在一众色艺双全的美女中尤为出众,汉武帝当场就宠幸了她。

  平阳公主当然是极力促成了这桩艳遇,她亲手将这位婢女送上了汉武帝的马车。

  这位婢女姓卫,人称卫子夫,平阳公主对马车上的卫子夫说:“走吧,在宫里好好吃饭,好好自勉努力,将来若是富贵了,不要忘记我的引荐之功。”

  卫子夫没有让平阳公主失望。

  年轻风流的汉武帝在宠幸了卫子夫一段日子后,逐渐就把她忘了,因为当时陈阿娇还是皇后,汉武帝也有可能是不敢将自己对卫子夫的喜爱表现得太过明显。

  在卫子夫入宫一年多的时间里,汉武帝都没有再召幸卫子夫,好像是将她遗忘了一样。


  建元三年,汉武帝按照惯例释放宫中年迈体弱等无用处的宫人,再一次见到卫子夫,卫子夫抓住了这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把抱住汉武帝的大腿,来了一招“欲擒故纵”,她哭着求汉武帝放她出宫回家吧。

  汉武帝一看卫子夫我见犹怜的姿态,立刻心随意动,再一次临幸了卫子夫。

  幸运的是,卫子夫有了龙种。

  这一下,卫子夫在汉武帝心中的地位一下拔高了几个层次,再也不可能忘记她了。

  后来,陈阿娇眼见卫子夫的盛宠日浓,马上坐不住,找到了窦太主刘嫖,也就是她的母亲求助。刘嫖可不是省油的灯,她立刻派人准备抓捕卫子夫的弟弟卫青,所幸卫青的朋友公孙敖带领一干壮士及时相救,才使卫青免于一死。

  不仅如此,卫青还因祸得福,因为刘嫖此举被汉武帝得知,于是,汉武帝将卫青升为建章监,并加侍中,卫子夫的兄长卫长君加为侍中。

  不知道是不是汉武帝故意要跟岳母兼姑妈对着干,短短数日之内,赐给卫家的赏金累计竟达到千金之多。

  史书接连用“大幸”“有宠”来形容卫子夫在宫中的地位,而且,娘家也跟着水涨船高,汉武帝将卫子夫的长姐卫君孺嫁给太仆公孙贺为妻,同时重用公孙贺,二姐卫少儿因与陈掌有私,汉武帝便召见陈掌使其显贵,公孙敖因与卫家亲近而受益,卫青则升为大中大夫之职。


  一时之间,卫子夫在后宫的风头一时无两,反观陈阿娇,因为始终无子,在宫中的地位每况愈下,她情急之下竟然使用媚道邀宠。事情败露,陈阿娇以惑于巫祝被废,退居远郊离宫。

  而卫子夫却再次怀上龙胎,还成功诞下一名皇子,29岁的汉武帝迎来人生的第一个儿子,欣喜若狂的汉武帝诏令枚皋及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之赋,庆祝儿子的出生。

  卫子夫也迎来了人生的最尊贵的地位,入驻椒房殿成为刘彻后宫的女主人。

  汉武帝对卫子夫生的儿子可以说是百般宠爱,7岁就立他为太子,稍稍长大后,汉武帝就在群臣中甄选出万石君少子,时任沛太守的石庆作太子太傅,
又派德高望重的文学之士辅导他学习《公羊春秋》(《公羊传》)。待到太子加冠成年迁往太子宫时,武帝专程为刘据建了一座苑囿接待宾客,取广博观望之意,称为博望苑。

  卫氏一门因为卫青、霍去病在战场上取得的功绩,以枝属五人封侯的荣耀在大汉朝成为第一显贵的家族。

  卫子夫从一个歌女进阶为国母,如此传奇的事迹为民间百姓提供许多创作灵感,其中一首传唱度非常广的歌这样唱道:“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卫子夫专宠十几年,当然也有年老色衰的时候,但是因为卫子夫是一个出色的贤内助,帮助汉武帝将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没有出现妃嫔争风吃醋、相互倾轧的事故;而且,卫子夫的娘家人给力,卫青和霍去病都是大汉朝的肱骨之臣。

  所以,尽管汉武帝心中对卫子夫的爱恋有所减退,但他依旧尊重卫子夫,当他自己外出的时候,宫里的大小事务都会交给卫子夫打理,对卫子夫可以说已经从一开始的宠爱,到现在的依赖和信任。

  如果后来没有出现巫蛊事件,汉武帝和卫子夫可能会一直恩爱到老。

  汉武帝有一个宠臣江充,他与太子有过嫌隙,害怕武帝死后被新帝诛杀,故而想借当时盛行的巫蛊事件构陷太子,就向武帝进言,称武帝生病是因为有人行巫蛊诅咒天子。

  汉武帝深信不疑,命江充为使者治巫蛊之案。江充指挥巫师四处掘地寻找木偶人,但凡挖到就逮捕周围的人,并以炮烙之酷刑逼供认罪。百姓惶恐之余相互诬告,以此罪冤死者前后共计数万人。

  征和二年(前92年)秋七月,江充将铁楸挖到了太子东宫,在东宫地下挖出了铜人,太子刘据欲向汉武帝辩白却遭江充等人限制,无法向武帝辩明情况。

  刘据情急之下率东宫的守卫与江充展开搏斗,因为东宫的守卫有限,刘据派人连夜入长秋门报卫子夫。于是,卫子夫同意刘据调用皇后的中厩车架,取武库兵器,调长乐宫卫队。

  双方在长安城中展开激战,终于杀死了江充,并于上林苑烧死胡巫师。

  后来,汉武帝因为种种原因,误会太子造反要篡位,于是全力诛杀太子。

  卫子夫无法解释自己协助太子造反的行为,于是只能选择以死明志。

  一代贤后,香消玉殒。

回答2:

正所谓“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尤其是在帝王皇宫,后宫佳丽三千,汉武帝有了李夫人、尹婕妤、邢昉娥、赵婕妤之后,卫子夫就慢慢失宠了。

回答3:

一开始是因为她非常的漂亮,但是后来因为她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干预了国家政治,所以使得汉武帝对她非常的厌烦。

回答4:

我觉得主要是因为后来觉得卫子夫有威胁到自己的帝位,所以才会不喜欢。

回答5:

美人迟暮,容颜易老。因为汉武帝当年就是因卫子夫的容颜和曼妙的舞姿吸引,当这些引以为傲的东西没了,昔日的帝王宠爱也会像流沙一样从指尖划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