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有4000亿颗恒星,为何只有太阳能照亮地球?

2025-05-18 04:01:3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我们都知道地球的光和热是由于太阳的射线造成的。那么,为什么宇宙中有那么多的恒星,为什么地球不总是白天呢?为什么地球上还有夜晚?实际上,这个原理非常简单,因为除了太阳以外,其他恒星也离地球太远。它们在地上的夜空只是固定的发光点。它们也像太阳一样发出光和热量,由于距离,它们的光和热不会照亮地球。

这个问题是200多年前科学家提出的。当时,一位德国科学家认为,如果我们将宇宙视为静态世界,那么宇宙的空间和时间将是无限的,并且宇宙中的恒星数量将平均分布。最后,所有的光都可以汇聚到地球。这样,从理论上讲,即使地球上没有太阳的照射,地球也不应该有黑夜。

这种观点也被称为“ 奥伯斯佯谬”,根据数据,早在1610年,科学家就已经提出,这种观点还衍生出另一种观点,因为地球上有夜晚,所以宇宙是不是静态的。这种观点也可以用作宇宙大爆炸的证据。这表明宇宙一直在膨胀,并且星系与膨胀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加,不断地越来越远。

简而言之,“奥伯斯佯谬”包含三个观点:第一个观点是宇宙诞生于一个大爆炸中,而在大爆炸之后,宇宙一直在膨胀,因此尽管宇宙中有那么多恒星,但是并非所有的恒星都有机会到达地球,大多数恒星会消失在通往地球的途中。因此,由于地球不够明亮,所以会有夜晚。第二:在宇宙中,恒星的数量不是无限的,并且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因为空间并不总是膨胀,恒星的出现和消融也一样,在地球上也是如此,并非总是白天。第三,由于红移,宇宙膨胀过程中产生的光无法被人类捕获,因此无法照亮地球的夜空。

回答2:

因为除了太阳之外,其它的恒星距离地球都太远了,它们的在地球的夜空中,不过是一个个固定的发光点,它们也与太阳一样,向外发射着光和热,不过,因为距离的关系,它们的光和热并不能点亮地球。

回答3:

因为太阳距离地球相比于其他恒星还是比较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