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的绘制

最好解释下如何绘制的,刚接触这行师傅就给了这个,谢啦
2025-05-05 23:42:35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测绘等高线,首先要确定地貌的特征点,然后连接地性线,便得到地貌整个骨干的基本轮廓,按等高线的性质,再对照实地情况就能描绘出等高线。

等高线的绘制时具体需要注意的是

(1)特征点指的是山顶点,鞍部点,山脊点和山谷线的坡度变换点,山坡的坡脚变换点,山脚与平地相交点等.采用极坐标法或交会法测定特征点在图纸上的平面位置,用小点表示,并在小点旁注记高程。

(2)测定了地貌的特征点后,必须先连接地性线,不可马上描绘等高线.通常实线连成山脊线,虚线连成山谷线,一定要做到边测边绘,随着碎部点的陆续测定,地性线必须随时连接;

(3)完成地性线的连接之后,即可在同一坡度的两相邻点之间内插出每整米高程的等高线通过点,再根据等高线的特征,把相等高程的点连接起来,即为等高线。

扩展资料:

等高线图判读

1、数值大小

(1)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很小;

(2)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较缓和;

(3)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非常陡;

(4)高原: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疏密程度

(1)密集:坡度陡;

(2)稀疏:坡度缓。

3、形状特征:

(1)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

(2)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

(3)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

(4)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 ;

(5)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 ;

(6)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

(7)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要根据比例尺确定;

(8)阳坡与阴坡:等高线地形图中,阳光照射较多的为阳坡,反之为阴坡。阳坡与阴坡的确定要联系南北半球与纬度;

(9)台地是指四周有陡崖的、直立于邻近低地、顶面基本平坦似台状的地貌。由于构造的间歇性抬升,使其多分布于山地边缘或山间。有人认为台地是高原的一种。根据成因可分为构造台地、剥蚀台地、冻融台地等。根据物质组成又可分为基岩台地、黄土台地、红土台地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等高线地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等高线

回答2:

  测绘等高线,首先要确定地貌的特征点,然后连接地性线,便得到地貌整个骨干的基本轮廓,按等高线的性质,再对照实地情况就能描绘出等高线.
  具体情况就是:
  (1)特征点指的是山顶点,鞍部点,山脊点和山谷线的坡度变换点,山坡的坡脚变换点,山脚与平地相交点等.采用极坐标法或交会法测定特征点在图纸上的平面位置,用小点表示,并在小点旁注记高程;
  (2)测定了地貌的特征点后,必须先连接地性线,不可马上描绘等高线.通常实线连成山脊线,虚线连成山谷线,一定要做到边测边绘,随着碎部点的陆续测定,地性线必须随时连接;
  (3)完成地性线的连接之后,即可在同一坡度的两相邻点之间内插出每整米高程的等高线通过点,再根据等高线的特征,把相等高程的点连接起来,即为等高线.再有什么问题可以加我,我是学测绘工程的.

回答3:

如图所示:

等高线绘制原理:高程点内插

根据所测的高程点,利用方格网的每条边两端的高程点高程值根据等高距用内插方式计算出区间内各等高距整数倍高程值位置,然后将相同的内插点进行连线,就是该数值的等高线。

也可以将所测高程点分别连接成三角网,将三角网的每条边进行内插得到整数倍等高距高程值位置,然后连接相邻边的等高点即等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