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斧正”一词的含义以及来历?

2025-05-06 05:41:1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斧正」是删改修正的意思,是请人修改、评议诗文书画时所用的客气话。「斧正」一词原出于《庄子˙徐无鬼》。庄子这篇文章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古代,楚国国都郢有一个手艺极高的木匠,名石。有一次,有个郑国人鼻尖上有一点白泥灰,就像蝇翅那样薄,叫这个匠人用斧头把泥灰削去。匠人拿起斧头,把斧头高高举起,一下子挥过去,只听斧带风声削向那人的鼻子,鼻尖的泥灰被削得干干净净,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损伤,那人站着也没有受一点惊吓。后来,文人学士就以此引申到修改文章,把请高明人替自己修改诗文称为「斧正」。「斧正」这个典故是意味深长的,它告诉人们:作为作者应该虚怀若谷,别人对自己的诗文即使大刀阔斧地删削,只要删得比原稿好,也应该欢迎。另一方面,作为修改别人文章者,必须认真、负责,持慎重的态度,不要随便砍削,把人家的泥土和鼻子一起砍去。

回答2:

人们在请人修改文章时,常常使用"斧正"一词来表示自谦。
这个词来源于《庄子.徐无鬼》,讲的是春秋战国的事情,惠子是庄子的好朋友,但不幸早亡,庄子对此感到非常伤心。,有一天,他对人讲了一个故事。楚国都有个人在刷墙时,不小心在鼻尖上溅了点白粉,他想找个人帮他去掉,有个工匠让他站稳,随手拿起斧头在他的鼻尖上砍了一下,只见一股疾风拂面而过,白粉不见了,而鼻子却一点没有伤着。有个国君听到这件事,叫那个工匠给他表演,可是那位工匠却叹息说:"我有这种技能,但是和我配合的人却已经死了。"庄子借此来表示他惠子的关系。
后人从中提炼出"斧正"一词。

回答3:

人们在请人修改文章时,常常使用"斧正"一词来表示自谦。
这个词来源于《庄子.徐无鬼》,讲的是春秋战国的事情,惠子是庄子的好朋友,但不幸早亡,庄子对此感到非常伤心。,有一天,他对人讲了一个故事。楚国都有个人在刷墙时,不小心在鼻尖上溅了点白粉,他想找个人帮他去掉,有个工匠让他站稳,随手拿起斧头在他的鼻尖上砍了一下,只见一股疾风拂面而过,白粉不见了,而鼻子却一点没有伤着。有个国君听到这件事,叫那个工匠给他表演,可是那位工匠却叹息说:"我有这种技能,但是和我配合的人却已经死了。"庄子借此来表示他惠子的关系。
后人从中提炼出"斧正"一词。
回答者:sdfxcld - 进士出身 八级 3-26 19:30

--------------------------------------------------------------------------------

「斧正」是删改修正的意思,是请人修改、评议诗文书画时所用的客气话。「斧正」一词原出于《庄子˙徐无鬼》。庄子这篇文章中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古代,楚国国都郢有一个手艺极高的木匠,名石。有一次,有个郑国人鼻尖上有一点白泥灰,就像蝇翅那样薄,叫这个匠人用斧头把泥灰削去。匠人拿起斧头,把斧头高高举起,一下子挥过去,只听斧带风声削向那人的鼻子,鼻尖的泥灰被削得干干净净,而鼻子却一点也没有损伤,那人站着也没有受一点惊吓。后来,文人学士就以此引申到修改文章,把请高明人替自己修改诗文称为「斧正」。「斧正」这个典故是意味深长的,它告诉人们:作为作者应该虚怀若谷,别人对自己的诗文即使大刀阔斧地删削,只要删得比原稿好,也应该欢迎。另一方面,作为修改别人文章者,必须认真、负责,持慎重的态度,不要随便砍削,把人家的泥土和鼻子一起砍去。

回答4:

敬辞,请人修改文章,也作“斧政”。
“斧正”的典故,源出于《庄子·徐丑篇》。据说,有个郢国人鼻子上沾了很薄一层白泥。于是他请石匠替他砍掉,石匠把白泥一斧砍去,丝毫没有伤着那人的鼻子。后人就以此引申到修改文章,称之为“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