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上我们把星空划分成了“三垣”和“四象”“三垣”是以北天以北极星为中心的一大片星区,“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分别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而“四象”是黄道以及黄道附近围绕天区一周的星宿体系,分别是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而进一步把每一象在划分成七宿,于是又形成了28星宿。这就是中国古代星宿的基本概况。
中国古代的对星空的认识是在天上重新塑造了一个社会,地面上所有的东西能都在天上对应的找到,那里有皇帝,有皇后,有军队,还有房屋,马车„„,在天上形成了一个与地面上类似的人间体系。同时,由于种类繁多,所以中国的古代星宿比较复杂,零乱。但它是对纷扰世界的反映。
古人通常把天上的恒星几个几个地组合在一起,每个组合给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在众多的星官中,有31个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是三垣二十八宿。通过对星空的观测,我们发展出了精确的历法,还有占星术,它专以战争胜负、年承丰歉、王朝盛衰、帝王安危等军国大事为占测对象,在古代拥有强大的政治功能,军事功能和文化功能,并且由于与皇权的这种特殊关系,决定了它在政治运作中可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毕宿五,心宿二,北落师门轩辕十四称为黄道带上的四大帝王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