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主要指肾盂肾炎,又可分为急性肾盂肾炎与慢性肾盂肾炎两种。急性肾盂肾炎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女性,病人常有腰痛、肾区压痛、叩痛,伴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以及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验血可见白细胞增高。一般无高血压或氮质血症。病人尿液混浊,可有肉眼血尿,尿常规镜检有多量白细胞或脓细胞,可有少许红细胞及管型,蛋白少许至中等量。另外,可通过晨间中段尿培养、尿液涂片等帮助确诊。慢性肾盂肾炎多系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而来,过去一般认为病程超过6个月以上即属慢性。肾盂肾炎若由尿路梗阻引起者,诱发因素未及时纠正、消除,炎症长期不消退,可逐渐转为慢性,最终导致尿毒症。也有的病人,急性期无明显表现,当发现时已呈慢性。慢性肾盂肾炎病人尿路刺激症状不明显,病史较长,常有不规则发热、腰酸、腰痛、乏力、消瘦、进行性贫血等全身症状。由于肾小管损害比肾小球重而且早,故常出现肾小管功能不全症状,如多尿、夜尿、尿比重低、肾小管性酸中毒等。也有病人(以青壮年多见)因病变累及肾血管常迅速发生恶性高血压,并早期出现心肾功能损害及眼底血管变化。慢性肾盂肾炎,除急性发作期外,尿常规改变不如急性者明显,常间隙出现脓尿,须反复检查,可发现经常有少量脓细胞和红细胞,以及少量蛋白。未经治疗的慢性肾盂肾炎不论有无菌尿,3小时白细胞排泄率,白细胞常在10万/小时以上,就有诊断价值。静脉肾盂造影对确诊慢性肾盂肾炎极有价值。下尿路感染是指膀胱和尿道由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病变。又有膀胱炎、尿道炎之称。膀胱炎又分为急性膀胱炎和复发性膀胱炎。下尿路感染几乎全部为继发于泌尿系及泌尿系外的病变,而绝大多数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致,女性发生率是男性的10倍。本病归属中医“淋证”范畴。
临床表现:
1.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的典型症状有排尿烧灼感或疼痛,尿急和尿频,耻骨区痛,脓尿或血尿。严重血尿多见于女性患者。
2.全身症状主要为发热、乏力。如伴见腰背痛、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表明为有肾脏感染。
3.复发性膀胱炎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膀胱充盈时耻骨上疼痛,排尿后减轻。可有镜下血尿。
4.典型症状党可在数日内自行消退。
诊断:
1.依据临床典型症状,即可诊断。
2.尿常规检查可有菌尿。
3.有典型症状而无菌尿者,为无菌性膀胱炎。
4.本病应注意与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病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