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题目求解

高中化学必修一题目求解rt
2025-05-07 08:26: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选择题第20题
答案:C选项
这个题并不难 只需要把各个选项带入进去即可迅速得到答案 由于物质c与d存在一个平衡 所以 B D两项 直接排除 A选项 a位置只能为Si 由于c d两个位置的物质是产生化学平衡 所以 只能是H2SiO3和SiO2 聪儿 关系网不能成立了
只有C选项符合要求 a b c d四个位置 依次为:铜 硫酸铜 氢氧化铜 氧化铜

第21题
溶液中只有亚铁离子 就是说忽略掉氧气的影响

剩余的固体为硫酸铜
为什么加入到达40ml是才出现沉淀?这说明:硫酸铈过量的 也有这里可以得到:沉淀出来的那1.28g固体 里面不含有铁单质【硫酸过量的情况下 铁单质是不能存在的】
加入的硫酸有三个去向:硫酸铜沉淀 硫酸亚铁 还有后来的硫酸钠
明白了以上祭典之后 那么本体也就迎刃而解了
首先 计算出硫酸铜的物质的量:1.28/【64+64+32】=0.008mol

然后 消耗的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为:0.04*2=0.08mol 则消耗的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04mol【1mol硫酸电离出2mol氢离子】
最初加入的硫酸 物质的量为:2.2*0.1=0.22mol
所以我可以得到 剩余部分的硫酸根离子 也就是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2-0.04-0.008=0.192mol
rongyetiji1yiranwei1100ml 所以硫酸亚铁浓度为:1.92mol/L 选择C

第22题

还原性越强 那么他就会优先被氧化 所以 碘离子是全部被氧化的

3.36L氯气 标况下 物质的量为:3.36/22.4=0.15mol

我们不妨设碘化亚铁的物质的量为n
那么 参与反应的碘离子物质的两位2n 参与反应的亚铁离子 物质的量为0.5n
根据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得到碘离子 亚铁离子与氯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均为 2:1
所以可以得到:n+0.25n=0.15 即 n=0.15/1.25=0.12mol
因此 碘化亚铁病毒为:1.2mol/L
正确答案为:C选项

计算题第28题

第一小问:
我们假设需要通入的氯化氢气体的体积为X
那么 标况下 此时 氯化氢气体 物质的量为:n=X/22.4 mol
并由此 我们可以得到 通入水中的氯化氢气体的质量为:m=n*36.5【氯化氢的质量分数取36.5计算】
所以按照题意 盐酸质量分数为:S=m/【1.2*1000】=0.365
得到 m=1.2*365 g

氯化氢的分子量为 36.5

所以得到:通入的氯化氢气体 物质的量n=1.2*365/36.5=12mol
因此 通入的气体体积V=22.4*12=268.8L

第二小问:
由第一问我们可以得到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c=12/1.0=12mol/L【如果没有说明 那么忽略溶质引起的水的体积变化】
所以我们很快可以得到 10ml盐酸 含有的氯化氢物质的量为:0.01*12=0.12mol

稀释到300ml
因而 系时候 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2/0.3=0.4mol/L【原理:不管怎么稀释 这时候 溶质的物质的量是恒定的 变化的 仅仅是溶液的体积】



第一小问
这里 加热到质量不在变化 也就是说 碳酸氢钠已经全部分解 剩余的固体 全部为碳酸钠

碳酸钠分子量:23*2+12+16*3=106
所以 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6.36/106=0.06mol
即:钠离子物质的量为:0.12mol
所以由元素守恒定律可得:钠离子物质的量浓度=0.12/0.08=1.5mol/L
【解释一下:题目已经告诉你是取得等质量的元固体。在加热过程中 钠元素始终是没有变化的 因而 我们可以通过最终剩余的碳酸钠质量 计算出碳酸钠的物质的量 从而得到钠元素的物质的量 那么 取固体 溶入水之后 钠元素 全部以钠离子的形式存在 所以 我们可以直接通过元素守恒定律 直接得到钠离子的物质的量 聪儿计算出它的物质的量浓度 元素守恒定律在计算题 化学方程式配平等重要的知识点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定要加以理解 熟悉】

第二小问
利用逆向思维来解决本题

这里 我们必须要计算出 溶液中 碳酸氢根的量
怎么算?
需要回到题目的条件
我们来看 固体加热后 质量为什么会减少?因为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的分解 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所以固体质量减少了
通过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的方程式 我们可以得到:消耗的碳酸 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1:1
减少的固体质量为:8.22-6.36=1.86g
由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1 也就是说 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 和分解的碳酸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
因而 二氧化碳【也就是碳酸】的物质的量为:1.86/【18+44】=0.03mol
我们通过逆向思维 很快就可以推导出 这一部分的碳酸里面的碳元素 在溶液中 全部是以碳酸氢根的形式存在【这没问题了吧?不理解的话 欢迎追问的】 理解了这一点的话 再次利用元素守恒定律 马上可以得到 碳酸氢根的物质的量为:0.03mol
那么 为什么最开始加入寒酸 没有气体产生?因为溶液中还有碳酸根存在 因为是逐滴加入 所以 氢离子有限和碳酸根结合产生碳酸氢根 待到碳酸根全部反映之后 在又碳酸氢根和氢离子结合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刚刚我们已经计算出 碳酸氢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3mol

第一问我们已经计算得到 钠离子浓度为:1.5mol/L
所以 钠离子物质的量为:1.5*0.08=0.12mol
和碳酸氢根结合的钠离子为0.03mol【等于碳酸氢根的物质的量】
因而 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的钠离子 物质的量为:0.09mol
因为 碳酸根离子 物质的量为:0.045mol【一个碳酸钠电离出两个钠离子】
【解释:这里 是元素守恒定律的再次应用——钠元素全部以钠离子的形式存在 而钠离子来自于两部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电离】
因此 第一阶段 消耗的含酸溶液的体积为:0.045*1*1000=45 ml
第二阶段 生成的气体为1.12L 由于是表框 所以 生成的二氧化碳 物质的量为:1.12/22.4=0.05mol 同样 又方程式可以得到:氢离子【盐酸】和二氧化碳 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
所以 生成0.05mol二氧化碳 需要消耗的盐酸体积为:0.05*1*1000=50 ml
所以当到达a点时 消耗的寒酸体积为:45+50=95 ml

几个题目 其实都不算太难 计算题重点考察元素守恒定律的应用 四道题都围绕了溶液里的核心知识点来考察 不会者集体 说明你在这一块的知识点可能掌握的还不够
这里我的解释应该算是比较详细了哈
还有问题的话 欢迎直接追问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