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人为什么一定要强调休息

2025-05-09 20:31:2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得了肝炎,重要的是病人一定要注意适当休息,尤其要注意早期休息,要避免过度的脑力劳动或繁重的体力劳动。通常从发病到治愈,至少要休息2-3个月,这样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那么,怎样休息才符合医学要求呢?是不是让病人成天睡在床上休息呢?除了重症肝炎病人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外,一般肝炎病人不要成天躺在床上。应该根据病情的好转,慢慢地增加活动量,特别是在饭前要起床适当地活动活动,可以在室内走动走动,以后,可以在室外散散步,这样有利于增进食欲,但午饭后一定要休息,而且应该平卧睡觉为好,这样可以让更多血液流到肝脏中去,保证肝脏有足够氧气和养料,有利肝细胞再生,病体康复。晚上不要睡得太晚,如有失眠,在去除失眠原因后,仍然还有失眠时,可以服用对肝脏无损害的安眠药,如安定、扑尔敏、非那根等药物。有人观察,扑尔敏不仅对睡眠有利,对肝炎治疗也有益。 病人自觉症状消失,黄疸消退,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这时应适当进行体力活动,但在肝功能恢复正常后的半年内,不能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避免过度疲劳,节制房事。病情好转后,需要全休巩固一个月,以后试行半日轻工作,定期复查。全日工作后,半年内不要参加过重的体力劳动,以后每隔2-3个月复查一次,能坚持工作,再巩固半年,达到彻底治愈方能正常工作。解疑答惑,请进肝病论坛>>

回答2:

患急性肝炎期间,应以“静”为主。一般来说,应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因为卧床休息,可以减轻体力上的消耗,还可以增加肝脏的血流量。实验证明,卧床休息时的肝血流量,比站立的时候,要多出40%,此时平卧静养等于自我输血。因为卧床休息时,能保证肝细胞再生修复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休息得越好,病情也就好转得越快、越彻底。只要早期卧床休息的时间足够,肝病后遗症就会减少。

回答3:

肝炎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肝炎对肝脏的损伤导致肝脏的基本代谢功能发生障碍,病人的吸收与排泄功能减弱,使肝炎病人身体缺乏营养,导致肝炎病人一般体质比较虚弱,因此,不宜过于疲劳,因为运动会使血液循环加快,从而增加肝脏血液的通过率,血液通过率增加,肝脏工作的负荷就增大,因此就会增加肝脏的负担,从而导致体力下降,抗病能力也减弱,就会加重病情,所以肝炎病人尽量要多休息。

回答4:

休息对于肝炎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医学实验证明,人体在卧床与站立时肝脏中血流量有明显差别,前者可比后者多40%以上。在肝炎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活动期,减少体力消耗,降低肝脏负荷,增加肝脏血流量是治疗的关键。进入恢复期,休息原则是:动静结合,适当运动。如进行户外散步、日光浴、太极拳等。运动量应逐渐增加,以不疲劳为度。患者应每天保持10小时以上的休息,餐后应卧床休息0.5~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