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天性耳聋的病因是什么?
先天性听力损失中约有60%属于遗传性耳聋。其中,约90%的遗传性耳聋能通过基因筛查明确病因。需特别指出的是,约25%的先天性听力损失是由于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而这种病毒感染是可以避免的。
2.助听器好还是人工耳蜗好?
国外研究显示,对于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弱听儿童来说,植入人工耳蜗对于弱听儿童的口语能力发展更有好处。但是对于重度听力损失的弱听儿童,人工耳蜗是否一定比助听器好,目前还没有定论。
我国《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建议:综合听力学评估,重度聋患儿配戴助听器3~6个月无效或者效果不理想,应行人工耳蜗植入;极重度聋患儿可考虑直接行人工耳蜗植入。
3.如何了解助听情况?
家长可以通过两种手段了解弱听儿童的助听情况:1)听力损失模拟器;2)助听听阈测试。
听力损失模拟器可以通过对比助听前后的声音,让家长了解弱听儿童的大致的聆听情况。助听听阈测试可以通过对比助听前后的阈值变化,让家长了解弱听儿童的聆听效果变化。
4.助听器每天应佩戴多久?
理论上来说,除睡眠时间以外,弱听儿童都应该佩戴助听器。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弱听儿童对应的佩戴时长稍有区别。比如,3岁以内的幼儿睡眠时间通常在13-16个小时,那么一般建议6个月以内的弱听儿童每天佩戴时长为7-8小时;6个月到3岁的弱听儿童每天建议佩戴时长为9-11个小时。
5.儿童助听器能用多久?
助听器的使用年限受很多因素影响。一般来说,儿童助听器使用年限在4-5年左右。当助听产品更新时,弱听儿童一般会被建议更换至最新的助听产品。此外,如果弱听儿童的听力损失呈渐进性下降,那么当听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就需要更换更大功率的助听器,甚至人工耳蜗。
6.如何保养儿童助听器?
干燥盒是必不可少的日常保养装置。当弱听儿童休息时,助听器也进入干燥盒中“休息”。除了干燥盒以外,家长还需要学会各种助听器小配件的使用方法,比如挂绳、麦克风网罩及电池测电器等。一般建议,弱听儿童家长每天进行助听器晨检,确认助听器工作正常后才给弱听儿童使用。一旦出现助听器故障,家长应及时寻求听力学家的帮助。
7.孩子需要其它辅助装置吗?
不论弱听儿童佩戴的是助听器还是人工耳蜗,都需要结合使用其它辅助设备。理论上,每个正常听力的孩子到4岁时,总接触词汇量应达到4600万个左右。但是,即便是选配助听器或者人工耳蜗的弱听儿童也无法达到同龄人的应有词汇水平。因为日常聆听环境中有70%的时间都存在竞争言语信号,信噪比过低会影响弱听儿童的聆听清晰度。远程麦克风技术可以很好地改善这种情况。
8.孩子能达到何种交流水平?
理论上,弱听儿童的助听后单音节词识别率应该达到100%。而实际上,由于弱听儿童听觉系统的各种病变及助听技术发展的限制,弱听儿童的助听后言语识别率可能无法达到理论水平。一般来说,听力学家会通过适当的调试,让弱听儿童助听后单音节言语识别率达到80%左右。因为在实际交流过程中,上下文提示以及弱听儿童的唇读能力等还可以辅助交流。
小孩子耳聋的常见原因有刚出生的孩子双耳神经性耳聋可能与先天性遗传有关,如父母近亲结婚、父母携带耳聋基因等。母亲怀孕时感染风疹病毒、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等为先天性非遗传因素。庆大霉素曾经是导致耳聋的罪魁祸首。幼年感染麻疹可能导致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感染腮腺炎可能导致单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平时鼻子容易堵,睡觉时打呼噜、张嘴呼吸的孩子出现传导性耳聋可能是由于腺样体肥大引起,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孩子头部碰撞后诱发耳聋加重。
原因很多啊,外伤,药物,基因,大前庭,生活环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