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这句话的具体意思是什么?谢谢
2025-05-10 02:33:4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国家发达与否在于民众富不富裕。国家太平与否在于民众高不高兴。国家兴旺与否在于民风是否正派。

王廷相《慎言御 民篇》 

扩展资料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明朝文坛“前七子”之一。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作为哲学家,他在明代社会逐渐走向衰落、程朱理学一统天下、王守仁心学刚刚兴起之际,批判程朱理学和王守仁心学严重脱离社会实际,倡导“为有用之学”和“治已之学”,以成就“内圣外王之业”,王廷相继承了王充、范缜等人的唯物主义思想,吸纳孔子、朱熹哲学思想之精华,为中国哲学史上独放异彩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之一。

王廷相著述较多,有《沟断集》、 《台史集》、《近海集》、 《吴中集》、《华阳稿》、《泉上稿》、《鄂城稿》、《家居集》、《慎言》、《小司马稿》、《金陵稿》、《内台集》、《雅述》、《答薛君采论性书》、《横渠理气辩》、《答天问》等,以上著作,后人均辑入《王氏家藏集》。

回答2: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语出明代王廷相《慎言-御民篇》。大意是,国家发达与否在于民众是否富裕,国家太平与否在于民众是否高兴,国家兴旺与否在于民风是否清正。

拓展资料: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明朝文坛“前七子”之一。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其他名言警句:

1.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

2.技艺千般有,不能样样精。

3.高手过招,点到即止。

4.立政之本则存乎农。

5.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

6.潜心积虑以求精微,随事体察以验会通,优游涵养以致自得。苦急则不相契而入,旷荡则过高而无实,学者之大病。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王廷相

回答3: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语出明代王廷相《慎言-御民篇》。大意是,国家发达与否在于民众是否富裕,国家太平与否在于民众是否高兴,国家兴旺与否在于民风是否清正。

回答4:

国家发达与否在于民众富不富裕。
国家太平与否在于民众高不高兴。
国家兴旺与否在于民风是否正派。